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
本书特色
[
互联互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东盟共同体的建成,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环境。本书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分析了当前形势下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背景及政治经济意义,从区域、次区域中国中央及地方和中南半岛国家四个层面解读了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探讨了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提出了相关建议。
]
作者简介
[
杨祥章,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缅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周边外交、东南亚国际关系。
]
目录
一 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重要性/001 (一)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背景/001 1.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升级/001 2. 中国-东盟关系密而不亲/003 3. 域外大国与中国在东盟竞争激烈/005 4. 发展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东盟的共同需求/008 (二)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意义/010 1. 政治效益/010 2. 经济效益/017二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023 (一)区域、次区域层面的互联互通规划/023 1. GMS合作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023 2. 两廊一圈/025 3. 泛亚公路和泛亚铁路/026一 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重要性/001 (一)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背景/001 1.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升级/001 2. 中国-东盟关系密而不亲/003 3. 域外大国与中国在东盟竞争激烈/005 4.
发展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东盟的共同需求/008 (二)中国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意义/010 1. 政治效益/010 2.
经济效益/017二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划/023 (一)区域、次区域层面的互联互通规划/023 1.
GMS合作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023 2. 两廊一圈/025 3. 泛亚公路和泛亚铁路/026 4.
东盟互联互通规划/027 5.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交通规划/029 6.
“一带一路”规划/032 (二)中国中央层面的互联互通规划/034 1. 中国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034 2.
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037 3.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037 4. 桥头堡规划/039 5.
“十三五”发展规划/041 (三)中国地方层面的互联互通规划/041 1. 云南/041 2.
广西/048 (四)中南半岛国家的交通现状及规划/053 1. 缅甸的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053 2.
老挝的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057 3. 越南的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059 4. 泰国的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061 5.
柬埔寨的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064三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进展/068 (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迅速推进/068 1.
公路项目建设迅速/069 2. 铁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072 3. 航空网络日渐完善/077 4.
水运走向区域联合开发新阶段/079 5. 管网通道初步建成/083 (二)互联互通促进机制不断完善/087 1.
建立定期磋商机制/087 2. 签订系列声明协议/088 (三)融资渠道日益拓宽/090 1.
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091 2. 成立亚投行/092 3. 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093 4.
设立丝路基金/094四 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面临的主要问题/095 (一)来自东盟国家的制约/095 1.
部分东盟国家与中国互信不足/096 2. 东盟国家内政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097 3.
境外项目顺利落地和运转缺乏有力保障/099 (二)来自中国国内的挑战/101 1.
不同的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间存在分歧/101 2. 国内未形成推动合力/102 3.
与东盟互联互通过于迫切/103 (三)域外大国的介入和干预/105 1. 美国加强在东盟地区的存在/106 2.
日本与中国竞争激烈/107 3. 印度加快“东进”步伐/108 (四)其他瓶颈/110 1.
资金压力大/110 2. 中国与东盟的互联互通战略匹配度不高/112 3. 交通技术标准的差异/113 4.
口岸通关便利化严重滞后/114 5.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115五 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项目/117 (一)总体思路/117 (二)基本原则/118 1.
平等互利,合作共赢/118 2.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118 3.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119 4.
注重协调,发挥能动/119 5. 长短结合,战略优先/120 (三)重点项目/120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21 2. 能源管网方面/129 3.
提升运输和通关便利化方面/133六 推进云南与东盟互联互通的思考/136 (一)云南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功能定位/137 1.
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交通枢纽/137 2.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物流中心/137 3.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能源交换枢纽/138 4. 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信息枢纽/138 5.
沿边开放示范区/139 (二)云南发展与东盟互联互通的阶段目标/139 1.
短期目标(2016~2020年)/139 2.
中长期目标(2021~2030年)/140 (三)加快云南与东盟互联互通的重点工作/140 1.
构建与周边国家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141 2. 深化能源合作/147 3. 改善通关便利化环境/151 4.
强化产业支撑/153七 推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政策建议/156 (一)凝聚合作意愿/156 1.
保持高位推动/157 2. 耐心做好正面宣传/157 3. 启动早期收获项目/158 4.
提高规划匹配度/159 (二)完善国内机制/159 1.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160 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160 3. 建立项目库备选机制/161 4.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161 (三)协调推进硬件与软件建设/162 1. 以基础设施项目为支撑/162 2.
以机制互联互通为保障/163 3. 以人文交流为纽带/163 (四)拓宽融资渠道/164 1.
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64 2. 利用专项基金/165 3. 吸纳社会资本/165 4.
加强国际合作/166 (五)适当引入外部力量/166 (六)关注国际通道安全/168 (七)注重可持续发展/169附录:《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中译文)/171主要参考文献/289后 记/296 信息
封面
书名: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
作者:杨祥章
页数:316
定价:¥89.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9797853
PDF电子书大小:10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