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贿赂罪-29
本书特色
[
本套丛书通过特有的体例安排,即基本情况、诉辩主张、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判案理由、定案结论和法理解说六个部分的内容,完整地展现了从诉到辩的全过程。本书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解析了贿赂罪的操作实务。供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内容简介
[
《刑法分则实务丛书·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贿赂罪》从诉、辩、审、评四个角度全方位解析了贿赂罪的操作实务。供司法工作人员在法律适用、定罪量刑时借鉴比照,对刑法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作者简介
[
杨兴国男,198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一直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专著《贪污贿赂犯罪法律与司法解释应用问题解疑》、《贪污贿赂犯罪认定精解精析》,参与《检察学》、《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业务概述》等书的编写。
]
目录
**部分?贿赂罪基本理论与司法认定精要一、贿赂罪的罪名渊源二、关于受贿罪主体的认定问题(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二)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人员的认定(三)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评标委员会等组织中的组成人员的身份认定(四)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主体问题(五)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成为受贿罪共犯的问题(六)正确理解刑法中的从事公务三、关于受贿罪的客体、对象(一)关于受贿罪的客体(二)关于受贿罪的对象四、关于受贿罪的客观方面(一)关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理解问题(二)关于“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的理解(三)关于“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四)关于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理解五、关于受贿罪的主观要件(一)关于“事后受贿”问题(二)收人钱财但未及为他人谋取利益而案发的,是否以受贿论处的问题(三)关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处理问题(四)将收受的财物用于单位公务活动的认定问题(五)关于近亲属参与型的共同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故意的认定问题(六)关于受贿与借款的区别六、关于商业贿赂的认定问题(一)商业贿赂犯罪法律规定概况(二)关于经济往来中的受贿犯罪与一般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否相同的问题(三)关于“回扣”、“手续费”的认定问题(四)“违反国家规定”的理解问题七、关于新型受贿的认定问题(一)关于以交易形式受贿的认定(二)关于收受干股认定受贿的问题(三)关于以合作投资等名义受贿的认定问题(四)关于以委托理财名义受贿的认定问题(五)关于以赌博形式受贿的认定问题(六)关于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的问题八、认定受贿犯罪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一)关于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二)关于受贿与不正之风的界限(三)关于受贿与接受馈赠之间的界限(四)关于“因受贿而进行违法活动构成其他罪的”是否实行数罪并罚的问题九、关于单位受贿罪的认定问题(一)单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二)单位内设分支机构索取、收受贿赂应以单位受贿罪论处十、关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问题十一、关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认定问题十二、关于行贿罪的认定问题(一)行贿罪的构成要件(二)关于“不正当利益”的理解问题十三、关于对单位行贿罪的认定问题十四、关于单位行贿罪的认定问题十五、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认定问题十六、关于介绍贿赂罪的认定问题十七、关于受贿、行贿犯罪的刑罚(一)受贿罪的刑罚(二)单位受贿罪的刑罚(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刑罚(四)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刑罚(五)行贿罪的刑罚(六)对单位行贿罪的刑罚(七)单位行贿罪的刑罚(八)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的刑罚(九)介绍贿赂罪的刑罚第二部分?典型案例诉辩审评第三部分?办案依据
封面
书名: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贿赂罪-29
作者:杨兴国
页数:446
定价:¥64.0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0207891
PDF电子书大小:7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