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战争-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相关资料

[

世界格局是个很俗的词,大学里的国政专业的人老是讲,但却讲不过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会讲,但讲不出道理。第一次听人讲格局,讲得这么通俗、这么有趣,用经济学的原理,把世界的变迁,讲得津津有味。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没有如时下所流行的那样去故弄玄虚,而是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把看似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
  ——石述思 《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
  这本书的作者让我看到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对西方战略思维的模仿,这里面的思维是中国式的,就像中医一样,对比以往让我们感觉很新鲜,但必须承认它的确很有效。
  ——加藤嘉一 《中国的逻辑》作者
  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意味着愚钝或是欺骗,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意味着智慧以及坦诚,很高兴,本书属于后者。
  ——戴旭《c型包围》作者

]

本书特色

[

本书以油价大跌、卢布贬值、美俄石油斗争为背景,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欧三家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美国如何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书中还将会详细介绍近期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

]

内容简介

[

战争时期,石油是决定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沙漠之狐”之称的纳粹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在北非战役中因资源短缺悲叹道:“石油奇缺,足以令人潸然泪下。”而美国陆军上将巴顿在法国追击德军时也为石油而苦恼:“如果我能偷到一点汽油,我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和平发展时期,石油既是工业的血液,又是大国间经济、政治博弈的工具,如美国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完成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整合,接着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使苏联解体,以及2008年的俄格战争和现在的乌克兰危机,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作者简介

[

王伟,自由撰稿人、投资公司顾问。大学期间曾替老师为本校国防生讲授军事理论课。2006年底开始为《舰载武器》杂志撰写战略时政方面的分析类文章,以历史和经济为视角,对国际战略问题进行分析,对内政经济亦有涉及。出版有畅销书《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累积销量突破50万册。

]

目录

**章  美酒与毒药 始于诺贝尔家族的俄国石油工业  能源危机背后的机会  “煤、油”之争背后的隐患  逆向行驶的苏联工业  二战成就了苏联的石油工业  赫鲁晓夫时代留下的“裂缝”  农业–苏联的阿喀琉斯之踵 第二章  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斯大林的绝地反击  饮鸩止渴的“攘内安外”策略  定时炸弹–《赫尔辛基条约》  诡异的石油危机  “荷兰病”变成了“苏联病”  “半吊子”式的阿富汗战争  肢解苏联的开始  油价危机引爆  苏联真正的“死因” 第三章  里海的秘密 车臣,俄罗斯南部的“应力点”  乱象显现 **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  俄格“五日战争” 第四章  经略中东 由来已久的“南下战略”  巴以问题上,美苏联手对付英国  借助埃及,苏联进入战略攻势  隐患凸显,苏联开始全面收缩  安德罗波夫时代的“回光返照”  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在中东全面败退  普京时代,俄罗斯重返中东 第五章  寡头战争 依靠政治资源发迹  依靠混乱崛起  是危机?还是机遇?  石油保卫战  软硬皆施,结束“战争” 第六章  东欧四国演义 此“国”非彼“国”–从概念说起  俄罗斯篇  乌克兰篇  西欧篇  美国篇 尾声 资源型经济  地缘战略  中国石油战略 后记一漫谈俄罗斯“危机” 后记二 中东之王 附录一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 附录二 苏联战后经济的部分数字 参考文献  

封面

石油战争-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书名:石油战争-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作者:王伟

页数:261

定价:¥38.0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0836404

PDF电子书大小:3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石油战争-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