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
节选
[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版)》: 大气污染物排到大气环境中是怎样迁移转化的,怎样传输到受害者的所在地,这是我们所关心的。从实际观察得知污染物主要是通过在大气中随着所在空气介质的搬运而到达受害者所在地的,而空气介质的主要搬运方式是空气的流动,在空气流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湍涡,这种无规则的湍涡是使大气污染物扩散开来的主要方式,当然污染物的分子扩散也会使得污染物得到散布,然而污染物的搬运和散布主要依靠空气的流动和空气的湍流,而这种湍流又是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原因。这种湍流在气象观测中以风向的摆动得以证实。 我们可以把湍流运动看做是随机运动,可以用数理统计理论来描述。描述湍流运动有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按照湍流形成的原因可以把湍流分为两种,由铅直向各层面因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湍流,它的强度取决于大气稳定度;由铅直层面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而产生的湍流,则为机械湍流,它的强度取决于风速梯度和地面粗糙度,实际湍流是上述两种湍流的叠加。 湍流对污染物有极强的扩散能力,它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大气中污染物之所以能被扩散,主要是湍流的贡献。 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定义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就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在摸清大气自然规律和污染物排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预测、模式计算等手段,分析生产、生活活动所排放的主要气载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为建设项目厂址选择、污染源设置、制订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等提供指导,为决策者合理安排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依据。 ……
]
内容简介
[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版)》共分十章,第1章绪论、第二章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第三章工程分析、第四章清洁生产评价、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第六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生态影响评价、第十章环境风险评价。
]
目录
**章 绪论**节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三节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第六节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第二章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节 污染源与污染物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内容第三节 污染源调查程序与方法第三章 工程分析**节 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和作用第二节 工程分析的原则第三节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第四节 工程分析的方法第五节 一般工程分析的计算方法第四章 清洁生产评价**节 清洁生产概述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关系第三节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第五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节 大气环境基础知识第二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式第六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节 概述第二节 水质预测模式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七章 声环境影响评价**节 声环境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概述第三节 声环境影响预测第四节 声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节 概论第二节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内容第三节 区域开发的环境制约因素分析第四节 区域环境总量控制第五节 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第九章 生态影响评价**节 概述第二节 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第三节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十章 环境风险评价**节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第二节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参考文献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封面
书名: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
作者:蔡艳荣
页数:245
定价:¥25.0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1127464
PDF电子书大小:7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第2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