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泽芳
节选
[
《冯泽芳》: 浙江省义乌县是个山区,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多是丘陵岗地,在义乌县的西南部坐落一个名叫赤岸的村庄。19世纪末叶,这里交通闭塞,道路崎岖不平,村里人生活自给自足,出门要靠肩挑人扛。但这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山村。一条小溪流经村旁,几个小池塘点缀在村中,既是美丽的景色,也是人们洗涮、挑水的去处。冯汉规家门前也有一个小池塘,塘边有一块平平的大青石,那就是用木槌洗衣的地方,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台阶小路,一直通到他家门口。 1899年2月20日,赤岸村(现赤岸三村)的冯汉规(生于同治戊辰年【1868年】1月6日)家喜气洋洋,原来是又添丁加口,妻子平望村宋氏菊英(生于同治壬午年【1872年】9月14日)产期已到,生下一孩,还是个男丁。冯家原本已育有3个女孩,正盼着要一个男孩,这正是如愿以偿,好不欢喜。爷爷冯洋进(生于道光戊戌年【1838年】9月23日),奶奶王氏(生于道光癸卯年【1843年】3月20日)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冯汉规家祖辈世代务农,已经8代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了。他们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这个新生的婴儿身上,于是给他起名叫泽芳,字馥堂,泽是家谱规定的辈分用字,芳和馥堂,是长辈期盼他给家庭带来书卷芳香之气。 冯泽芳从小就聪明颖悟,3岁时,赤岸街上店铺的招牌,都能读得出来。爷爷看他资质聪颖,勤奋好学,并且又是这一代孩子中的头一个男丁,于是决心供他读书,先送他去读私塾。在距赤岸村20里路的朱店村,有一间名气较大的私塾,教书先生朱德恒,是清末举人,曾官至陕西御史。后因与当朝重臣李鸿章不和,遂卸官回乡,办了间私塾(此前曾由张之洞推荐,到广东创办两广书院,即今中山大学之前身)。 冯泽芳师从朱德恒,熟读《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书,他一直对朱德恒先生非常崇敬。 1906年,在距赤岸村4里路的乔亭村,办起了一座新式的小学,名叫端本学堂,它是赤岸镇乔亭村村办小学,也是义乌市*早的小学之一。父亲把他转到这所学堂读书,从此他开始接触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冯泽芳在这所小学里学习,成绩优良,年年名列前茅。 1913年,冯泽芳考入位于金华的浙江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市一中)。此时,家境拮据,从爷爷手里传下来的“保和堂药店”,也生意清淡,为了供冯泽芳上学,平望村外婆家给予了不少支持。冯泽芳更是处处节省,从不多花钱。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所在地金华与赤岸之间,相隔90多里,有水路相通,可以坐船来往。但对于那些家境不很富裕的学生与客商,一般选择顺水时坐一趟船;上水时则步行走旱路,常走路的人,一天可以走到。冯泽芳由于家境贫穷,他来去都是步行。并且每次从家里去学校,都要从家中带些干菜去,作为一日三餐的主要副食,以节省伙食费。到了冬天生活更艰难,天冷了被子不够长,他就将被子卷成筒,一头用绳子扎上,从另一头钻进去,裹着被子睡。冯泽芳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就在春节时,他到姐姐家拜年,多半都是在屋里津津有味地看书,不去外面看花灯、看戏,别人来邀他去时,他说戏和花灯不如书好看。他的少年时代几乎全是陪伴着书本度过的。由于家境本不富裕,中学4年间省吃俭用仅用了140元,生活的艰难更激励他刻苦学习。由于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始终保持谦虚好学、奋发向上的精神努力学习,在同班的四名义乌籍同学中,冯泽芳年纪*小,成绩*好。 ……
]
内容简介
[
《冯泽芳》主要介绍了我国棉花事业奠基人——冯泽芳院士的一生,内容主要包括立志习农、求学经历、科学探索、生产实践、教书育人、友人往来、壮志未酬等章节,各章节中包含有冯泽芳院士与亲属、同学、同事、朋友等大量照片,附件中有亲笔书信、书稿书稿、照片亲笔题注及友人、同仁等的追思与缅怀文章等。
]
目录
**章 爱国爱农立志习农一、农家要有读书人二、吃饭和穿衣三、良师益友第二章 边读书求学边科学探索一、学农伊始关心生产二、中棉分类的研究三、中国亚洲棉的遗传研究四、求深造远赴美国五、传递国外研究信息第三章 深入生产实践探索棉业发展一、实地考察掌握**手资料二、抓农业推广促棉花生产三、棉产改进的时代使命四、倡导大农业论五、积极倡导创办“中国棉业出版社”六、积极组织、参加学术活动第四章 鉴定离核木棉倡导长绒棉生产一、离核木棉的鉴定二、倡导推广长绒棉第五章 首开棉花区试区划探讨棉纺工业布局一、棉花区域试验首开先河二、划分五大棉区三、按宜棉区域探讨棉纺工业布局第六章 讲堂执鞭教书育人一、大学农科学生的治学方法二、执教农业院校二十载三、举贤荐才关爱学子四、鼓励青年学子参加边疆建设第七章 尊师重友勤俭清廉一、牢记师恩尊师重友二、平易近人三、五十寿辰四、琴瑟和谐五、从重庆到南京六、节俭清廉第八章 开创新篇壮志未酬一、在南京迎接解放二、投身新中国棉花生产科研工作三、赴苏联考察棉花生产四、创建棉花研究所五、*后的日子第九章 棉业界的大小三元孙恩摩(字玉书)(1893-1961)胡竞良(字天游)(1897-1971)俞启葆(字遂初)(1910-1975)奚元龄(1912-1988)华兴鼐(字和州)(1908-1969)第十章 正本清源一、追悼会二、迟来的荣誉三、设立奖学金和科技创新基金四、还原历史五、补发《中国棉花栽培学》稿酬六、亲友的怀念七、捐赠中华农学会印章八、家乡的纪念追思与缅怀《冯泽芳先生棉业论文选集》编校后记缅怀冯泽芳先生给农业部副部长曹冠群的信瞻仰冯师铜像忆重庆中大农学院怀念冯泽芳教授回忆冯泽芳教授一二事老院长的教导使我终生受益怀念冯泽芳老师我*尊敬的冯泽芳老师科苑教坛遗业绩泽被三农自流芳——忆中国棉花科研事业的奠基人冯泽芳教授恩师难忘——追忆我与冯泽芳教授的师生情忆冯泽芳先生缅怀恩师——冯泽芳永远怀念冯泽芳恩师怀念冯泽芳老师忘不掉的记忆忆冯泽芳老师的教导三则迷惘时的指针,前进中的鞭策——记恩师冯泽芳教授对我的教诲回忆一句话影响一生忆和冯老师相处的日子冯先生若干事《冯泽芳先生图存》编后记难忘的一课——记冯泽芳老师讲授棉花课缅怀冯泽芳先生视棉如子女育种创奇迹——缅怀艰苦创业,成绩卓著的棉花专家冯泽芳教授我对冯所长的回忆冯泽芳“棉星芳踪”拾经怀念大舅父——冯泽芳忆大伯父——冯泽芳义乌**院士:冯泽芳冯泽芳传略附录附录1 冯泽芳生平活动年表附录2 冯泽芳先生论著题录论著类演讲类翻译类笔记类校对类珍存手稿自注照片说明家书追悼会签到簿及唁函遗物参考文献编后记
封面
书名:冯泽芳
作者:云琅民
页数:386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11622525
PDF电子书大小:13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冯泽芳》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