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

节选

[

本书论证周详,研究扎实,以金融司法问题切入,管窥近三十年来,中国法院在司法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各种外在表现以及由此司法体系“由内而外”凸显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

]

本书特色

[

本书论证周详,研究扎实,以金融司法问题切入,管窥近三十年来,中国法院在司法权力行使过程中的各种外在表现以及由此司法体系“由内而外”凸显出来的一种强烈的公共政策属性。

]

内容简介

[

本书通过描述和解释法院和法官在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形成和变迁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公共政策属性,意在强调法院和法官的行为决策是由转型金融市场和司法结构中的各种现实约束条件以及法院和法官*大化自身利益的行为出发点所共同决定的,并试图探索这样的现实约束条件具体有哪些,以及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而表现出来的。

]

作者简介

[

黄韬,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和北京大学法学院,获经济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教授。

]

目录

导论 认真对待金融司法一、问题的提出:超越“法”院的“公共政策法院”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三、区别于司法功能分析的公共政策研究取向四、本书的理论脉络和内容结构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六、可能的贡献**章 金融政策、司法政策与法院一、法院、中国法院与公共政策二、司法政策的“两副面孔”三、对两种司法政策取向差异的理论解释四、公共政策法院与金融市场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五、中国式的公共政策法院六、并非余论:制度变迁的十字路口第二章 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 导论 认真对待金融司法一、问题的提出:超越“法”院的“公共政策法院”二、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回顾三、区别于司法功能分析的公共政策研究取向四、本书的理论脉络和内容结构五、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六、可能的贡献**章 金融政策、司法政策与法院一、法院、中国法院与公共政策二、司法政策的“两副面孔”三、对两种司法政策取向差异的理论解释四、公共政策法院与金融市场秩序之间的内在紧张关系五、中国式的公共政策法院六、并非余论:制度变迁的十字路口第二章 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一、探寻法院大墙之外的“风景”二、当金融争议案件遭遇“拒绝司法”三、法院为什么要筛选案件?四、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第三章 作为金融立法者的中国法院一、公共政策法院与金融法律规则的供给二、法院所创制金融法律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三、中国法院行使金融法律规则创制权力的主要特点四、中国法院之所以会成为金融立法者的原因分析五、中国法院扮演金融立法者角色可能带来的体制性问题六、总结与展望:探索制度变迁的现实选择第四章 专业性金融司法审判组织的理论剖析一、关于设立专业性金融审判组织的建议以及相关实践二、设立金融法庭或金融法院的主要理由三、制度变迁的社会成本和约束条件四、司法制度变革的多方位视角期待第五章 金融“权力版图”中的司法与行政一、透过权力关系看法院二、法律视角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监管三、行政权扩张和司法权收缩的现实图景四、对现实权力分配格局的理论解释五、“强行政、弱司法”带来的问题六、展望:并非一成不变的公共政策法院第六章 金融市场管制格局下的司法审查机制困境一、引言:由十三年前海南凯立诉中国证监会一案说起二、什么是凯立案的实质意义?三、凯立案之后的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化进程分析四、等待下一个凯立案?第七章 “司法失灵”与中国证券市场国家管理行为一、引言:作为公共政策的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二、为什么会认为法院是重要的?……后记参考文献 

封面

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

书名: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

作者:黄韬著

页数:374

定价:¥55.0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01

ISBN:9787511853950

PDF电子书大小:10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公共政策法院:中国金融法制变迁的司法维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