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雅集
节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特色
[
,
★ 8开布面精装,优质纸张印刷,黑白图文,团结出版社出版。
★ 精选吉金文拓片三十篇,每篇附以译文,以繁体竖排的形式呈现。
★ 本书作者王浩然历时数年收集拓片,《吉金雅集》收录的拓片正是他所藏,其中有不少冷门之作。
★ 成书过程中,作者走访名师、与同道进行交流,又翻阅大量的古籍对其进行了校正。
,
吉金,指古代鼎彝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后作为钟鼎彝器的统称。
《吉金雅集》精选吉金文拓片三十篇,品类丰富,以商周时期为主,既有内容上百字的钟铭,也有寥寥三五言的文字,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面貌,对吉金文的学习和了解商周文化有一定帮助。
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如大盂鼎即为此期*典型之杰作也。而至昭穆之后,书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本书作者王浩然历时数年收集拓片,至今已收录各式拓片有几千余。《吉金雅集》中的拓片正是他所藏之作。虽无西周经典之作,但其品相较为完整。且王先生所藏大部分出于有“岐周”称的扶风、岐山两县。从时间上既有西周早期,也有西周中晚期之作。此书编制过程甚是有趣,作者既走访名师、与同道进行交流,又翻阅大量的古籍对其进行校正。此书虽是整理而成,但却也蕴藏了对历史经典的严谨态度。
]
内容简介
[
*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有时也称为钟鼎文。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之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之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绪延至秦汉。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之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如大盂鼎即为此期*典型之杰作也。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整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
目录
父乙觚
微伯
微伯鬲
微疾釜
墙爵
陵垒
尊
作宝阶彝毁
戎作旅毁
用作父乙毁
兴爵
折单
白公父爵
十三年痪壶
三年兴壶
封面
书名:吉金雅集
作者:王浩然 编著
页数:69
定价:¥98.0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12603301
PDF电子书大小:8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吉金雅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