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胡适
本书特色
[
从对蒋介石报以“同情”,到抛弃了“不入政界”的承诺、毅然成为蒋介石的“过河卒子”,进而意欲成为蒋的“诤臣”“诤友”,直至失去利用价值、“君臣”关系破裂,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道路选择的大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尴尬和悲剧性的命运。全书以蒋胡关系为主线,展现动荡中国的大历史和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
内容简介
[
从对蒋介石报以“同情”,到抛弃了“不入政界”的承诺、毅然成为蒋介石的“过河卒子”,进而意欲成为蒋的“诤臣”“诤友”,直至失去利用价值、“君臣”关系破裂,胡适与蒋介石的关系,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代中国历史发展和道路选择的大历史,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尴尬和悲剧性的命运。全书以蒋胡关系为主线,展现动荡中国的大历史和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
作者简介
[
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现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副会长,宋庆龄研究会学术委员,胡适研究会学术委员。著有《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搏击暗夜:鲁迅传》《宋庆龄传》等学术专著数十部。专著《宋庆龄传》获1989年全国希望杯图书荣誉奖,《搏击暗夜:鲁迅传》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好书榜。
宋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人民日报出版社,第三编辑中心主任、副编审。合著有《胡适与周氏兄弟》等。
]
目录
**章 交锋:未曾谋面的迂回战
——兼论20 世纪20年代末到30 年代初中国的人权运动 001
蒋介石的发迹史
002
国民党执政前的胡适
005
“无法无天的政治” 008
万难缄默的胡适
012
和改组派在人权问题上的合作 017
胡适为罗隆基申辩
020
人权:既单纯而又复杂的问题 024
附:国民党各级机构要求查处胡适的一组材料 025
第二章 初见:交浅言深
蒋介石初见胡适在何时? 034
蒋介石初见胡适谈的啥? 037
交浅言深:胡适送蒋介石《淮南王书》 039
第三章 思想的冲突
“知”与“行”的辩证:以孙中山、蒋介石、胡适为中心 044
从“边缘”走向“中心”:胡适与《独立评论》 049
“新生活运动”中的蒋介石和胡适 052
第四章 批评还是拥护
“误国如此,真不可恕”:热河失守时胡适对 蒋介石的谴责 056
小骂大帮忙:从西安事变看胡适对蒋的态度 059
第五章 出使的悲剧
出山要比在山清
064
书生大使的外交理念和策略 075
“忠而获咎”:被抛弃的“过河卒子” 091
制衡还是驱逐:书生大使和太上大使的龃龉 094
蒋介石的用人和胡适的离任 107
免职余波:胡适痛骂宋美龄 112
第六章 竞选的闹剧
蒋介石劝说胡适竞选总统 116
“我这个人,可以当皇帝……”: 胡适在“行宪国大”上的 表演 123
蒋介石说“这不是官”:解读蒋介石给胡适的一封信 134
第七章 民间外交
胡适劝说毛泽东放弃武力 142
兵临城下,蒋介石“抢运”胡适 144
蒋介石力劝胡适赴美开展民间外交 145
胡适拒绝中共的橄榄枝 146
胡适为蒋赴美做了哪些事? 148
蒋介石资助胡适4.5 万美元 154
第八章 祝寿风波
蒋介石生日之际抛“婉辞” 160
胡适祝寿文章惹蒋“烦” 161
且看政客的“祝寿”招术 164
蒋介石攻击胡适和《自由中国》 165
万山不许一溪奔:以蒋经国1956 年清算胡适为中心 168
第九章 “三连任”的漩涡
胡适对蒋介石的四点意见 185
蒋介石“三连任”的心路历程 188
“总统接班人”陈诚被弃 195
“临时条款”不是“宪法”? 201
投票记名与否的争端 203
修改“临时条款”,蒋氏上演“三连任” 205
第十章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和《自由中国》的渊源 210
胡适鼓励雷震组织反对党、在野党 212
胡适愿为雷震出庭
214
胡适和蒋介石就雷震案谈话 217
第十一章 晚年:归于寂静
以“革命”的名义独裁到底:蒋介石的晚年 222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王志维谈晚年胡适 226
第十二章 盖棺:难以定论
新版后记
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蒋介石与胡适
作者:陈漱渝 宋娜 著
页数:261
定价:¥56.0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3-01
ISBN:9787512665880
PDF电子书大小:10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蒋介石与胡适》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