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产业研究
本书特色
[
本书立足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与方法,参照文化学、网络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视角,以网络文化产业主要是中国网络文化产业为考察对象,立体描绘2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网络文化的产业化轨迹,并提出推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
作者简介
[
吕福玉,女,1965年出生,山东省威海市人,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副教授。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当代盐业经济研究,先后承担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在《经济纵横》、《统计与决策》、《经济问题探索》、《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与战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有两项成果获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李文明,男,1955年生,四川省自贡市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授、高级编辑。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毕业,曾长期供职于地方电视媒体,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学和网络传播研究,已出版著作两部、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国家级社科课题1项、部省级社科课题多项,曾获浙江省社科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
目录
**篇 网络文化产业的基本理念 **章 网络文化产业相关概念阐释 **节 网络文化产业的界定 一、网络文化产业的内涵 二、网络文化产业的外延 第二节 网络文化产业的基本特性 一、文化传播特性 二、网络经济特性 第三节 网络文化产业的演进规律 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互关联 二、信息技术与文化内容互动发展 第四节 网络文化产业的运行规律 一、规模经济效应显著 二、市场呈非垄断性 第二章 网络时代的审美文化与审美产业 **节 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像” 一、审美泛化 二、仿真式“拟像”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层面 一、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 二、审美文化的现实层面 第三节 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 一、审美经济的概念及发展 二、体验论美学、大审美经济与符号经济 三、审美消费主义与主体间性 第四节 审美产业化的发展态势 一、审美产业化的发展 二、网络文化产业的走向 第三章 经济长波理论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周期 **节 经济周期 第二节 长波理论 第三节 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三个长波 第四节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 一、长波现象与创新理论 二、经济长波与信息经济 三、创新型经济与产业创新 四、信息技术与网络文化产业 五、反周期与逆势上扬 第四章 网络边际效应与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节 “边际三杰”与“边际效应” 第二节 边际成本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 一、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基本概念 二、边际收益递减与边际收益递增的不同适用性 三、收益递增的迷思 第三节 边际效用的递增与递减 一、边际效用的增减及其启示 二、网络经济边际效用递减验证 第四节 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一、商业模式与营利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整合: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创新:实现网络文化产业商业化经营的关键 四、营利: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 第五章 全域经济:网络时代的虚拟发展路径 **节 区域经济进入服务业输出的成熟阶段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五大阶段 第六章 虚拟园区:网络文化产业的独特贡献 第七章 基于体验经济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第八章 基于乐活理念的网络文化消费 第九章 基于感性消费的网络文化产业营销策略 第十章 包容性与市场化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观 第十一章 基于供求关系的网络文化产业运作第二篇 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业态 第十二章 网络出版产业化内容建设与优化路径 第十三章 网络视听空间论 第十四章 网络游戏的文化价值建构与正能量传递 第十五章 网络动漫的内容建设与营销优化 第十六章 网络学习的创新性拓展与产业化进程 第十七章 移动网络内容的生产与营销 第十八章 基于网络服务的社交商务与信息消费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网络文化产业研究
作者:李文明
页数:362
定价:¥78.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14150858
PDF电子书大小:1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网络文化产业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