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
本书特色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适应全球增长格局大变化的迫切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动力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的动力结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稳定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动力模式,优化动力结构成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本书基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形成动力结构优化机理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来研究动力结构优化问题的逻辑机理;总结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动力结构特征演进的经验;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进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动力结构特征以及其差异性;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关系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需求动力结构优化;从适宜发展战略的制定、技术变迁方向的选取、制度安排的调整和激励结构的转变等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供给动力结构优化;从长期和短期的结合、供给和需求的结合,两个层面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的实施机制,提出动力结构优化的具体实现路径;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的政策调整,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框架结构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现有研究的评价第3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机理分析 3.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3.2 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理论 3.3 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分析 3.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需求动力结构发展趋势分析第4章 典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4.1 美国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4.2 日本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4.3 典型发达国家动力结构分析的结论及启示第5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经验分析 5.1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的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5.2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三大动力相关性分析 5.3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产业结构变动对动力结构的影响 5.4 需求动力结构与经济波动相关性分析 5.5 供给动力结构相关性分析 5.6 结论第6章 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动力结构的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 6.1 东、中、西部地区需求动力结构存在的问题 6.2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分析 6.3 东、中、西部地区需求动力结构特征分析 6.4 东部地区动力结构差异性分析 6.5 中部地区动力结构差异性分析 6.6 西部地区动力结构差异性分析 6.7 东、中、西部地区动力结构特征比较分析 6.8 东、中、西部地区需求动力结构趋势预测分析 6.9 东、中、西部地区供给动力结构实证分析 6.10 本章结论第7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需求动力结构优化 7.1 需求动力结构优化的思路和方向 7.2 需求动力结构优化的途径 7.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需求动力结构优化途径第8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供给动力结构优化 8.1 适宜发展战略的制定 8.2 技术变迁方向的选取 8.3 制度安排的调整 8.4 激励结构的转变第9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动力结构实施机制 9.1 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动力结构优化实施机制 9.2 供给和需求相结合的动力结构优化实机制第10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的政策调整 10.2 产业政策的调整 10.3 财政政策的调整第11章 结论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1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11.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
作者:蒲晓晔
页数:320
定价:¥48.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14156799
PDF电子书大小:14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