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
本书特色
[
《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1949-2009)》内容涉及1949年到2009年间年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在这六十年中,中国逻辑学家的研究活动主要涉及的领域有:数理逻辑(含理论计算机)、哲学逻辑、归纳逻辑(含决策论)、语言逻辑、逻辑哲学、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吏、汉传因明、藏传量论等方面。本书主要描述在这些领域中,中国逻辑学家的研究立场、方法、成果和相关的学术活动,以及学术争鸣、学术观点的变迁和研究范围的扩展。
同时,鞠实儿主编的《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1949-2009)》也介绍了台湾地区逻辑学六十年(1949—2009)来的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中国逻辑学各分支的发展水平、各研究群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人员的特长领域,对于在中国开展逻辑学教学和科研,进行不同学科问的交流和合作,以及总结中国当代逻辑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参考价值。
]
目录
前言**章 传统逻辑与非形式逻辑 **节 概述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逻辑 一 传统形式逻辑东渐 二 以辩证法的名义:形式逻辑曾被取消科学地位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逻辑的一次大普及与大传播 一 苏联逻辑学教材对我国普及传统逻辑的影响 二 毛泽东对逻辑学的关注 第四节 50—60年代逻辑问题大讨论 一 政治和哲学背景 二 焦点问题 三 毛泽东的观点 四 实质和意义 第五节 现代化大潮中的传统逻辑 一 传统逻辑的第二次大传播、大普及 二 逻辑现代化:背景和含义 三 逻辑现代化:一个战略口号的提出 四 逻辑现代化:激烈的争论 第六节 逻辑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 普通逻辑:一种“吸收论”的改革模式 二 逻辑导论:逻辑通识课的主流模式 三 关于若干传统逻辑问题的讨论 第七节 非形式逻辑的兴起及其对我国逻辑教学的影响 一 非形式逻辑的兴起及其背景 二 非形式逻辑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八节 法律逻辑 一 法律逻辑在我国的兴起 二 传统逻辑研究方法阶段 三 现代逻辑研究方法阶段 四 法理学研究方法阶段 五 “百花齐放”的非形式逻辑研究方法阶段第二章 数理逻辑(含:理论计算机) 第三章 哲学逻辑第四章 归纳逻辑(含决策论)第五章 语言逻辑(含符号学)第六章 逻辑哲学第七章 逻辑史附录 台湾地区60年(1949—2009)逻辑学研究 显示部分信息
封面
书名:1949-2009-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
作者:鞠实儿
页数:557
定价:¥89.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16116982
PDF电子书大小:4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1949-2009-当代中国逻辑学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