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本书特色
[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的纵横交叉点上发生发展的文学。该时期的文学现象也大大溢出狭义的文学范畴,而呈现出大文化的格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也由此体现出各种不同人文学科汇聚的特点。“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正是基于该学科此一特点而进行的跨学科、多维度研究,力图从“文化人类学”、“现代哲学与艺术”和“比较文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烛照,以彰显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作家的独特形貌。在该学科选题日渐狭窄的背景下,该研究具有推动学科创新的意义。
]
作者简介
[
魏韶华,男,山东东阿人,1963年出生,文学博士,现任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等学术著作。曾获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兼任《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 李霞,女, 文学硕士,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讲师, 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和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
]
目录
**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文学 **节 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 引言 一、历史考察 二、社会文化批判 三、以老舍为个案 第二节 老舍与东西方文化 引言 一、文化选择 二、文化人格建构第二章 现代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文学 **节 “五四一代”与“个人主义” 引言 一、鲁迅与胡适的易卜生观 二、“易卜生主义”与“个人主义” 三、“五四一代”之“共同信仰” 第二节 梁启超、鲁迅与个体生存哲学 引言 一、不同的哲学选择 二、不同的问题意识 三、思想史及当代意义 第三节 鲁迅与列夫。舍斯托夫 第四节 鲁迅与马丁·海德格尔 第五节 老舍与乌托邦主义 引言 一、事实关联与精神关联 二、写实家与理想家 三、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后 四、乌托邦情结探源第三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现代文学 **节 索伦.克尔凯郭尔在中国 第二节 鲁迅与索伦.克尔凯郭尔 引言 一、“众数”与“个人” 二、“物质”与“精神” 第三节 老舍研究在韩国 一、比较研究 二、老舍与家族文化研究 三、老舍与北京文化、满族文化研究 四、其他 第四节 《四世同堂》英译与跨文化传播 一、创作 二、译介 三、删节及其动因、效果 第五节 老舍笔下的“日本人” 一、“遭遇”日本 二、套话“小日本” 三、形象谱系第四章 现代艺术视野中的现代文学 **节 鲁迅与美术 一、艺术趣味 二、艺术精神 第二节 张爱玲与美术 引言 一、艺术取向与艺术精神的现代性 二、对现代绘画色彩的巧妙运用 三、对现代绘画手法的深层把握 四、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精神关联
封面
书名: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魏韶华
页数:235
定价:¥55.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6146118
PDF电子书大小: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多维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