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

王彦智*的这本《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以“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命题的政治内涵为理论范式,对西藏乡镇政权建立、建设和改革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特殊运行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县乡协同改革思维、基于稳定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实现国家、政党和政府的三层面目标论。在全国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改革创新背景下,西藏乡镇政权应通过凝聚改革共识使其改革发展突破现有体制机制和既有习惯等约束而获得必要动能,通过理顺县与乡、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三个核心的外围关系层为其改革发展创造前提,通过走出科层化治理方式使其摆脱压力型体制的困境并适应当地农牧民的需要,通过机构的重置和各机构权能的重新配置将其建设成为责权利统一的一级地方政权,从而使其有权力和能力做好做实基层基础,为基层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

作者简介

[

王彦智,男,1978年生,陕西横山县人,政治学博士。现任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地方政府发展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迄今为止,在《甘肃社会科学》、《贵州民族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篇,以第二作者出版学术*作1部。2010年以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

]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西藏乡镇政权的缘起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一)基层政权的一般性研究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二)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的研究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开阔了视野 (三)西藏历史的研究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较翔实的史料 (四)系列《志书》的出版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权威性资料 (五)西藏基层政权建设的专门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四 理论指导、理论借鉴与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 (二)地方治理理论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绪论一 研究西藏乡镇政权的缘起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三 研究现状述评(一)基层政权的一般性研究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二)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的研究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开阔了视野(三)西藏历史的研究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较翔实的史料(四)系列《志书》的出版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权威性资料(五)西藏基层政权建设的专门成果为西藏乡镇政权的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四 理论指导、理论借鉴与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二)地方治理理论(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四)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五)“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命题五 核心概念说明(一)“西藏”的概念(二)政府与政权(三)地方政府与基层政权六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内容及创新之处(一)研究方法(二)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三)创新之处

**篇 乡镇制度
**章 我国乡镇政权概述一 新中国成立前乡镇建制的历史变迁(一)春秋战国时期乡里制度的萌芽(二)秦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乡制(三)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人民民主制二 新中国成立后乡镇政权建设的历史回顾(一)1949年至1953年,乡、村政权并存时期(二)1954年至1957年,乡镇政权建设的初步规范化时期(三)1958年至1982年,“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时期(四)1983年至今,乡镇政权的改革发展时期三 乡镇政权的组织结构(一)乡镇党委(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三)乡镇政府(四)其他机关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政权改革述评一 乡镇改革目标屡屡落空(一)乡镇撤并和机构及人员精简(二)党政分开(三)理顺县乡关系,简政放权(四)政企分开二 乡镇政权自身的困境(一)党政关系不规范,内耗严重,腐败频发(二)县乡关系和条块关系不理性,乡镇的积极性受抑制(三)责、权、利不统一,工作环境不轻松(四)冗员充斥,效能低下三 乡村治理的退化(一)乡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失(二)乡村两委恶斗严重,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崛起(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封建文化泛滥
第三章 乡镇政权改革创新的模式论争一 乡镇政权改革的五种模式概述(一)县政乡派论(二)乡村自治论(三)乡政自治论(四)乡治村政论(五)乡政村治论二 五种改革模式简评

第二篇 西藏乡镇政权的创建与发展
第四章 西藏乡镇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一 西藏基层新政权的萌芽二 西藏人民当家做主基层新政权的诞生三 西藏人民当家做主基层新政权的巩固
第五章 西藏乡镇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与终结一 西藏乡镇人民公社体制的初步尝试二 西藏乡镇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步建立三 西藏乡镇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确立与结束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乡镇政权的改革建设一 1987年至1989年西藏乡镇政权的调整和建设二 1990年以来西藏乡镇政权的改革和完善三 西藏民族乡和边境乡的改革建设四 当前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建设的现状

第三篇 西藏乡镇政权的行政环境
第七章 行政环境概述一 行政生态学理论的形成与主要内容二 行政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三 行政环境与政府发展
第八章 西藏乡镇政权的自然环境一 西藏总体自然环境概述二 西藏乡镇政权自然条件简述三 典型案例——卡孜乡、帕里镇、普玛江塘乡
第九章 西藏乡镇政权的经济环境一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开发受到严重限制二 经济持续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三 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经济发展层次低下四 制度创新不足,对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有限
第十章 西藏乡镇政权的政治与国际环境一 “政治压力型体制”的要求二 政治权威与宗教权威的并存三 法治观念的淡漠与法治环境的缺失四 民族隔阂的客观存在五 国际政治环境的干扰
第十一章 西藏乡镇政权的社会文化环境一 宗教信仰的深厚影响二 社会转型的困惑三 基层民众受教育程度低的困扰

第四篇 西藏乡镇政权的改革发展
第十二章 借鉴与启示:乡镇政权改革创新思维简评与讨论一 机构精简改革(一)乡镇的减并(二)乡镇机构的精简(三)机构精简改革:一个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二 权力重组改革三 县乡关系重构改革(一)站所转制改革(二)“以钱养事”改革(三)委托扩权改革(四)乡财县管改革
第十三章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协同思维与价值取向一 县乡协同改革思维: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出路所在二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一)民主取向——一个美好的愿景(二)核心问题——党政关系不规范、责权利不统一、行政效能低下(三)根本任务——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维护稳定——一切工作的前提三 改革思维与价值取向: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十四章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目标选择一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目标——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二 三层次目标论——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国家层面的目标(二)政党层面的目标(三)政府层面的目标三 简要总结
第十五章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思考与讨论一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二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紧迫性三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动力机制(一)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正向力量(二)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负向力量(三)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四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外围关系层构建(一)县乡关系的构建(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构建(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五 西藏乡镇政权治理方式的改革发展:走出科层化六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职能界定七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机构重置与权能配置八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的其他问题(一)着眼乡镇的长远发展,强化对乡镇的财政支持(二)依法定编,分流富余人员,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三)规范乡镇与村居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封面

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

书名: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

作者:王彦智

页数:286

定价:¥68.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6188507

PDF电子书大小:8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西藏乡镇政权改革发展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