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本书特色
[
当今的教育到底缺少什么?
当今的学校和老师到底需要什么?
当今学校和老师还有什么没有跟上去,教师专业发展是否还有缺陷、还有什么新的突破口?
……
本书主要围绕以上一系列“教育之问”,从哲学的高度,以“为教育寻找思想、为教育求解问道”为主线,以作者数十年从教经历和教育的专业角度,对当下的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学活动及教师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展开具有“思辩 实证”的开创性和战略型探索,提出或总结了“教育思想学”和“教育再认识论”,并分别从教育思想、教育再认识、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意义、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智慧等十个方面做出了较为独特的论述和解释,推出了一批新颖而实用的新观点、新方法。
]
内容简介
[
本书主要围绕以上一系列“教育之问”, 从哲学的高度, 以“为教育寻找思想、为教育求解问道”为主线, 以作者数十年从教经历和教育的专业角度, 对当下的教育机制、教育思想、教学活动及教师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展开具有“思想+实证”的开创性和战略 型探索, 提出或总结了“教育思想学”和“教育再认识论”, 并分别从教育思还是你、教育再认识、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意义、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智慧等十个方面做出了较为独特的论述和 解释, 推出了一批新颖而实用的新观点、新方法。
]
作者简介
[
林惠生,特级教师、广东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教授级),湖南省武冈人。在湖南先后于武冈县南桥中学、武冈七中、湘潭市教科所工作,1995年开始在广东省汕尾市教育局工作,先后任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科研办主任、教研室主任,2011年退休后被聘为广东顺德德胜学校顾问和督导员,并被华南师大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聘为广州市新一轮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学名教师培养理论导师。曾先后聘任为国内多家学术机构理事、专家指导、兼职教授、评委等职务近2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市课题研究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会议交流宣读论文30余篇次(国际会议2篇),出书共20余册;其成果获奖共50余篇次(其中省政府设立成果奖3次);先后获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名教师、劳模等称号;分别被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列为“封面人物”或“名师风采”人物并作专栏评介或长篇报道,曾被誉为“一位特具个性的教育改革家”。
]
目录
目 录
总探篇
**章 教育思想寻“变”…………………………………………………………3
“教育思想学”初探……………………………………………………………3
教育需要思想……………………………………………………………………25
让教育成为有思想的人的事业…………………………………………………31
让教育在解放思想中获得思想…………………………………………………42
谈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其提炼……………………………………………………44
分探篇
第二章 教育再认识之于“再”……………………………………………………54
教育应该走进“再认识”………………………………………………………54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育探讨…………………………………………………62
教育永远充满“再认识”………………………………………………………66
基于“一分为三论”的教育再感悟……………………………………………79
试论教师的教育观念再建性转变………………………………………………85
论中小学“校本督导”机制的构建……………………………………………89
关于教育评价的再分析…………………………………………………………96
我对教育有话说………………………………………………………………102
加强“普九”后的初中教学质量管理是巩固“普九”成果的关键………104
高校招生应当注重“合格 特色”…………………………………………111
第三章 让教育走进“现”代……………………………………………………
116
“现代基础教育”初探………………………………………………………
116
对“现代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125
基础教育就是这样的“奠基”教育吗?……………………………………
128
“知识力教育”不亚于“能力教育”………………………………………
130
改革:向着正教育出发………………………………………………………
138
第四章 素质教育新“视”角……………………………………………………
150
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本涵…………………………………………………
150
将不相关的东西相关起来……………………………………………………
157
运用“马特莱法则”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164
不妨换一个角度谈素质教育…………………………………………………
168
论德育中的一项基础工程……………………………………………………
172
实施“大德育”工程的探索…………………………………………………
175
生命教育:为学生焕发生命的光辉…………………………………………
179
班主任应学会与学生“闲谈”………………………………………………
182
第五章 教学理念成于“思”……………………………………………………
185
让教学与思考同行……………………………………………………………
185
在教学中你有“想”吗………………………………………………………
188
让教学反思与教学发展相统一………………………………………………
191
对反思性教学的再认识………………………………………………………
194
关于对话教学的若干思考……………………………………………………
197
对“有效教学”的辩证思考…………………………………………………
200
对“一课一得”的思辨………………………………………………………
206
第六章 教学意义意在“创”……………………………………………………
208
为教学寻找意义………………………………………………………………
208
教学观念:要在转变中发展与创新…………………………………………
214
转变观念必须有创新精神……………………………………………………
219
转变观念必须有科学精神……………………………………………………
222
试论“学主式”创新教育的实施…………………………………………… 224
试论“教学资源创新”………………………………………………………227
试述教学曲线规律及其应用…………………………………………………234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教学的转型与升级………………………………239
教学要适“学”………………………………………………………………242
“零距离”教学之我见………………………………………………………245
“三主非主”教学现状漫议…………………………………………………249
基于再认识论的教学“微”见………………………………………………251
第七章 课程建设不离“建”……………………………………………………261
关于“课程建设”的再认识…………………………………………………261
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建议………………………………………………269
论基于“课程发展”的学校课程创新………………………………………278
基于“学”的课程建设:教育本性的回归…………………………………285
谈德胜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295
“课程衔接”: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深层次问题…………………………300
请为“非正式课程”找个位子………………………………………………304
第八章 教学方式不固“式”……………………………………………………315
类型教学:促进结构化课堂的模式生成……………………………………315
试论“非式教学”……………………………………………………………321
对创建“绿色课堂”的再认识………………………………………………330
课改新期待:为大气课堂而教………………………………………………336
我对大气课堂的再理解………………………………………………………346
对课堂教学“效”与“质”的哲学思考……………………………………357
第九章 教学方法法求“真”……………………………………………………367
教学方法:既要运用也要研究………………………………………………367
试论教学方法的发展…………………………………………………………370
试析教学方法的“三大误区”………………………………………………374
由“启发式”教学得到的启发………………………………………………380
由“简单教学法”走向“简单法教学”……………………………………385
“思辨型”的课堂提问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法……………………………387
关于“案例法”教学创新中的探究………………………………………… 393
教学用语也要讲究方法……………………………………………………… 396
第十章 教学智慧更见“质”……………………………………………………
400
教学智慧:“技术 艺术”的综合体现…………………………………… 400
教学准备:*能体现“特质”的是教学智慧……………………………… 406
组织教学:更能让人受用的还是教学智慧………………………………… 422
教学创造:让教学智慧大展神威…………………………………………… 432
主要参考文献………………………………………………………………………
438
后 记……………………………………………………………………………… 441
封面
书名:为教育寻找思想:“教育思想学”初探
作者:林惠生著
页数:444页
定价:¥86.0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7123057
PDF电子书大小:3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