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违制律研究
本书特色
[
《清代违制律研究》通过详尽地阅读史料,在经过仔细考证了”违制”的起源与发展后,重点研究了清代”违制”的立法、司法及功能转换等情况,从而厘清了这个罪名的基本脉络和实际内涵。《清代违制律研究》还从历史学、法理学、社会学等角度阐述了这个罪名背后的政治意义和社会作用,总结了历史经验,较为完善地填补了中国法律史研究上的一个空白点。
]
作者简介
[
杨立民,男,山东省莘县人,1986年5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讲师,兼职律师。
1.教育背景
复旦大学法学博士(201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硕士(2012年),山东大学法学学士(2009年)。
2.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性著作:《论清代”违制律”的功能及其转换》,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显压力”与”潜压力”:民间规范解决农村纠纷的范式》,载《民间法》第13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清代涉坟土地的类型及流转原因辨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代表性奖励:第二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三届司法文明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年度”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14年上海国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等。 杨立民,男,山东省莘县人,1986年5月出生,九三学社社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讲师,兼职律师。1.教育背景 复旦大学法学博士(2015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硕士(2012年),山东大学法学学士(2009年)。2.学术成就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性著作:《论清代”违制律”的功能及其转换》,载《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显压力”与”潜压力”:民间规范解决农村纠纷的范式》,载《民间法》第13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清代涉坟土地的类型及流转原因辨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代表性奖励:第二届”曾宪义先生法律史奖学金”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三届司法文明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年度”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2014年上海国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等。参与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各一项。3.访学经历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Zagreb
University)法学院访问讲师,英文讲授《中国传统法律与社会》。4.研究领域法律文化、法律职业、社会法等。
]
目录
引 言
**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章 违制律的概念辨析与源流考证
**节 违制律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违制律的源流考证
第三节 制书有违律在历代律典中的规制及适用
第四节 违制、逾制与违制律的辨析
第二章 清代违制律的立法
**节 清代制书有违律的承继与衍变
第二节 清代违制律的律例条文
第三节 律例之外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违制律的刑种及量刑
第三章 清代违制律的司法适用
**节 违制律在清代司法中的适用概况
第二节 清代违制律的司法适用标准
第三节 清代违制律的司法适用理念
第四节 个案探微
第四章 清代违制律的法律属性及其转换
**节 维护皇权的法律:清代违制律的本源属性
第二节 概括性禁律:清代违制律的延展属性
第三节 清代违制律概括性属性的取得
第四节 清代违制律概括性属性的实现
第五章 清代违制律的存续意义评析
**节 法律与制度语境中的清代违制律
第二节 违制律在清代国家和社会中的功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封面
书名:清代违制律研究
作者:杨立民
页数:256
定价:¥32.0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9709488
PDF电子书大小:12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清代违制律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