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

本书特色

[

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变动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经济“新常态”也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态势。进入新常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着眼于经济新常态,对新常态下社会治理涉及的诸多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际关系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内容简介

[

“新常态”首要指向的是经济,但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生态等整个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调整和变动必然影响和扩展到其他维度,经济
“新常态”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态势。
进入新常态,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它的提出开启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全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

作者简介

[

陆卫明,男,1964年10月生,浙江象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之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政策。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多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多项;撰写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思想史论》、《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智慧》、《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等多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多篇。
陆卫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人才”,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等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陕西省社科基金等课题7 项,出版著作8 部,发表较高层次学术论文120 余篇。获科研成果、教学优秀奖18 项。郑冬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出版著作4 部,发表论文20 余篇。陆卫明,男,1964年10月生,浙江象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7年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之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社科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先后担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政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政策。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多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多项;撰写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思想史论》、《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智慧》、《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等多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多篇。
陆卫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人才”,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等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陕西省社科基金等课题7 项,出版著作8 部,发表较高层次学术论文120 余篇。获科研成果、教学优秀奖18 项。郑冬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出版著作4 部,发表论文20 余篇。
宋永平,陕西渭南人,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现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中国传统道德。

]

目录

**编 经济新常态呼唤治理新思维**章 新常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3  一 新常态的内涵/3  二 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的新阐述/5  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8  四 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治理创新/15第二章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新内涵/20  一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的蕴涵/20  二 习近平社会治理思想与公共精神的建构/24  三 小结/26第三章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新特色/28  一 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主体论价值观/28  二 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29  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31  四 顺时达变、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合作发展战略智慧/34  五 务实求真的实践品格与思想作风/35  六 善于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政治智慧/37  七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系统思维方法/40第四章 习近平发展理念新思想/47  一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48  二 协调是发展的内在要求/50  三 绿色是发展的必要条件/52  四 开放是发展的必经之路/54  五 共享是发展的基本保证/57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社会工程思维特点/60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系统结构/60  二 习近平关于改革思维的社会工程特点/64  三 社会工程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学理基础/69第六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改革创新/73  一 周边外交战略理念的改革创新/73  二 周边外交战略实践的改革创新/77  三 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多维动因/81  四 周边外交战略改革创新的落实路径/83第七章 全球气候治理与新型国际关系建构/88  一 问题的提出/88  二 全球气候治理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共有理论困境/90  三 全球气候治理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共有现实阻力/92  四 寻求“新”“老”难题的化解之道/95  结语/101第八章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102  一 “中国梦”提出的时代背景/102  二 “中国梦”的内涵/106  三 “中国梦”的实现路径/111第二编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九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系统结构/123  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123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刻意蕴/129  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结构/133第十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及重点解决问题/137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137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141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解决的问题/153第十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158  一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的内涵/158  二 “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是对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坚持和发展/160  三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162  四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给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启迪/171第十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动力方法论/172  一 “全面深化改革”主体动力方法论的研究背景/172  二 全面深化改革主体动力方法论的基础与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175  三 “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动力方法论/180第十三章 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全面从严治党”/188  一 通过思想建设从严治党/189  二 通过组织建设从严治党/195  三 通过作风建设从严治党/205第十四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着力点/211  一 科学立法:重在质量提升/212  二 严格执法:重在公开透明/218  三 公正司法:重在实体程序并重/221  四 全民守法:重在法律信仰/225第三编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治理创新第十五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的新发展/231  一 相关问题概述/231  二 党的协商民主思想发展进程/235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239  四 协商民主思想的重要意义/246第十六章 法治反腐观的理论意蕴及实践意义/251  一 反腐倡廉新内涵/251  二 法治反腐观的实践意义/257第十七章 农村社会治理的问题及解决之道/263  一 问题的提出/263  二 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267  三 农村治理“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275第十八章 新常态下的国有企业改革观/286  一 国有企业改革性质观/286  二 国有企业改革方向观/288  三 国有企业改革路径观/294  四 国有企业改革标准观/300第四编 经济新常态与文化建设创新第十九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现实基础和逻辑结构/309  一 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研究现状/309  二 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311  三 十八大以来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逻辑结构/318第二十章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路径/322  一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322  二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325  三 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328第二十一章 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阐析/334  一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地位/33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蕴涵/337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340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345  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使命/345  二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的重要引擎/347  三 作为舆论平台的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挑战/350  四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因应之道/353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362  一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363  二 引领示范和分层引导/367  三 用实践养成促进外化于行/370参考文献/375后 记/398

封面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

书名: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

作者:陆卫明

页数:428

定价:¥12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20106856

PDF电子书大小:9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经济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