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
本书特色
[
本书是对中国现代抒情诗中的“叙事性”诗学问题的系统考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的结题成果。
笔者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本书重绘了现代抒情诗的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意义在于,不仅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现代抒情诗的面貌、特征和本质,而且有助于探索现代诗歌的话语实践与批评视角,还可以由此视角进一步追问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的转型问题。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对中国现代抒情诗中的“叙事性”诗学问题的系统考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的结题成果。笔者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本书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本书重绘了现代抒情诗的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其意义在于,不仅有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现代抒情诗的面貌、特征和本质,而且有助于探索现代诗歌的话语实践与批评视角,还可以由此视角进一步追问现代文学、现代文化的转型问题。
]
作者简介
[
傅华,女,副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6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新诗理论研究。201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12CZW062];201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15ZDB067]。另外,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学术专著、教材的撰写3部;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录
绪论**章 中西诗学背景下的叙事性诗学传统 **节 中国古典叙事性诗学传统及近代新变 第二节 对西方叙事诗学传统与叙事学的吸纳 第三节 “叙事”与“叙事性”的知识谱系 第四节 叙事性与散文化、戏剧化和小说化第二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写作的发生 **节 西诗译介中的叙事性发生 第二节 叙事性发生的语言与诗体机制 第三节 现代思想中孕育的叙事性第三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诗学实践 **节 郭沫若: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滥觞 第二节 五四后各诗人群的叙事性书写 第三节 新月诗人:体式创制下的客观化叙述 第四节 戴望舒:“制*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叙事性实验 第五节 何其芳:情节因素的意象化抒情 第六节 卞之琳:小说化的抒情策略 第七节 冯至:经验型的现代抒情 第八节 艾青:散文美中的叙事性抒情 第九节 穆旦:叙事性与“新的抒情”第四章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的诗学形态 **节 情境美学的由来 第二节 情境美学中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 第三节 情事互动的抒情诗学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
作者:傅华
页数:264
定价:¥148.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20155144
PDF电子书大小:7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