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文化双语转换

本书特色

[

  “一带一路”,文化先行。这是一项以应用为导向的描写一解释性研究,主要包括描写和解释两个层面。借鉴目的语国家旅游文本结构重构了天水“五大文化”旅游景点以及与每个地域文化语境相似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旅游景点的描写语境。所有描写均模仿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语篇,呈现为一个汉语重构语篇、一个对应的英语书面语介绍语篇及英语口语导游词。*后运用基于翻译语境说和语篇特质的“相关理论”译文评估解释性模式客观具体地评判了翻译文本的质量。《天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文化双语转换》既可用于高校外语学院和文传学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能力的跨学科英汉对照学习,也是旅游从业者的指导手册,同时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英汉转换原始语料。

]

作者简介

[

  马英莲,女,1963年4月生,甘肃陇南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两项并获得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奖;主编著作一部并获得甘肃省第十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翻译。
  
  龚金霞,女,1968年10月生,河南洛阳人,硕士,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05年赴英国攻读英语教学硕士,并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主持天水市科技局项目一项;主编著作两部、教材一部并获得天水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翻译。

]

目录

**章 总论**节 天水“五大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文化概述第二节 韩礼德语境理论第三节 源语语篇与译语语篇语域对比分析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第四节 源语语篇的语域重构及翻译第五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第二章 天水伏羲文化描写与解释**节 天水伏羲文化简述第二节 天水伏羲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天水伏羲庙二 天水伏羲庙周边旅游景点三 天水卦台山四 秦安女娲庙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始祖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印度那烂陀寺二 伊拉克巴比伦古城遗址第四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第三章 天水大地湾文化描写与解释**节 天水大地湾文化简述第二节 天水大地湾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天水大地湾遗址二 天水师赵村遗址三 天水西山坪遗址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远古文明起源地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缅甸曼德勒皇宫二 泰国曼谷皇宫第四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第四章 天水秦文化描写与解释**节 天水秦文化简述第二节 天水秦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天水牧马滩二 清水李崖遗址三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古墓四 甘谷毛家坪遗址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类文明发祥地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奥林匹亚考古遗址二 伊朗波斯波利斯遗址三 土耳其以弗所古城遗址第四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第五章 天水三国文化描写与解释**节 天水三国文化简述第二节 天水三国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天水诸葛军垒二 秦安街亭古战场三 甘谷姜维墓四 天水木门道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军事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斯里兰卡加勒要塞二 阿曼巴赫莱要塞三 特洛伊考古遗址第四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第六章 天水石窟文化描写与解释**节 天水石窟文化简述第二节 天水石窟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天水麦积山石窟二 天水仙人崖石窟三 甘谷大像山石窟四 甘谷华盖寺石窟五 武山水帘洞石窟六 武山木梯寺石窟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窟文化语篇语域重构及翻译一 束埔寨吴哥石窟二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石窟三 斯里兰卡丹布勒石窟寺四 斯里兰卡锡吉里耶狮子岩五 印度阿旃陀石窟第四节 基于翻译语境和语篇理论的解释性译文质量评估一 语场对比分析二 语旨对比分析三 语式对比分析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天水“五大文化”补充英语语料后记

封面

天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文化双语转换

书名:天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文化双语转换

作者:马英莲

页数:297

定价:¥85.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20302173

PDF电子书大小:6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天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文化双语转换》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