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节选
[
《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至于外国戏剧的研究,当然*为薄弱,因为做批评家太危险了。要研究文学首先得接受马列主义教育。卞之琳等曾说:“开国十年的前四、五年可以说是准备时期。当时解放不久,对于西方文学较有知识、较有研究能力的人往往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缺少基本知识。因此,他们在参加一般知识分子初期思想改造运动的同时,需要有一段时期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始,进行这方面文艺理论的学习。联系到自己的专业,他们也需要首先去请教苏联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这种教育工作官方抓得很紧,他们对于文学批评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朱光潜曾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过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就美学里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 ……
]
内容简介
[
戏剧在外国文学中,特别在西方文学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到了二十世纪,戏剧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戏剧在西方史上属于文学的精华,艺术的桂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外国戏剧的翻译、演出和研究都非常重视。 《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力图以量化研究与质的评价相结合,总体的研究与个案的探讨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展现外国戏剧在新中国的传播史。
]
作者简介
[
何辉斌(1968-)男,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导,九三学社社员。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英文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北京大学中文博士,2007—2008年在哈佛大学访学,具有良好的中西文学功底,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西方文论、外国文学研究史和文学认知批评。
]
目录
绪论**章 新中国外国戏剧翻译与研究的总貌一 各大洲的戏剧影响力二 各国的戏剧分量三 外国戏剧的历时分布四 *受欢迎的作品与剧作家第二章 以政治为主导的外国戏剧翻译与研究:1949-1966一 各大洲的戏剧影响力二 各国和各类戏剧的分量三 外国戏剧的历时研究四 苏联戏剧的翻译与研究五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戏剧与亚非拉戏剧的翻译与研究六 古典戏剧与现代资本主义戏剧的翻译与研究七 外国戏剧与本土戏剧的关系八 *受欢迎的剧作家和作品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十年及其前后的内部发行外国戏剧一 内部发行戏剧作品和研究著作的统计二 内部发行戏剧的若干重要特征三 内部发行戏剧的类别及其特点四 内部发行戏剧的历时探讨第四章 艺术性与计划经济互动的外国戏剧翻译与研究:1977-1992一 各大洲的戏剧影响力二 各国的戏剧分量三 外国戏剧的历时分布四 社会主义国家戏剧和亚非拉戏剧五 古典戏剧六 现代主义戏剧七 *受欢迎的作品与剧作家第五章 市场经济时代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1993-2010一 各大洲和各国的戏剧份额二 外国戏剧的历时分布三 古典戏剧的翻译与研究四 现代戏剧的翻译与研究五 当代外国戏剧的翻译和评论六 *受欢迎的作品与剧作家第六章 莎士比亚的翻译与研究(上)一 翻译与研究的总貌二 “十七年”翻译与研究的总体情况三 **阶段的翻译与研究四 第二阶段的翻译与研究五 第三阶段的翻译与研究第七章 莎士比亚的翻译与研究(中)一 译介的总体概况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莎评的翻译与研究三 比较研究四 其他研究第八章 莎士比亚的翻译与研究(下)一 翻译与研究的总体情况二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的关系研究三 莎剧的傻瓜研究四 比较研究五 莎学史研究六 其他研究第九章 易卜生的翻译与研究一 翻译与研究概况二 “十七年”的翻译与研究三 比较研究四 其他研究第十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中国一 翻译与研究的总貌二 被定为一尊的传播三 在大批判中的扭曲四 拨乱反正与理性研究五 焦菊隐的斯坦尼研究第十一章 奥尼尔的翻译与研究一 翻译与研究的总体情况二 历时的考察三 悲剧观研究四 比较研究五 女性主义研究六 生态研究第十二章 布莱希特的翻译与研究一 翻译与研究的总体情况二 “十七年”的译介三 Epischcs Theater等术语的含义与翻译四 陌生化效果五 中国戏曲的陌生化效果六 陌生化效果在中国的影响七 独特的现实主义
封面
书名: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作者:何辉斌
页数:419
定价:¥108.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20306904
PDF电子书大小:10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