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本书特色
[
本书构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计量模型测度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强弱;阐述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梳理国外开发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经验,探讨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通用路径和专用路径;运用系统动力学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进行仿真,以期保障东北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有效性。
]
内容简介
[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与开发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潜力内涵构建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测度各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时空分布;阐述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探讨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通用路径和专用路径;运用系统动力学对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优化进行仿真模拟,并以东北地区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保障地方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有效性。
]
作者简介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工业经济)后备带头人。黑龙江省政协经济委特邀委员、中国城市学会会员、黑龙江省理论经济等学会理事。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问题研究,主持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国家项目与省部级项目18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1篇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与《区域与城市经济》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项成果获奖,4项成果获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重要批示。
]
目录
**章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一、研究背景二、问题提出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目的二、研究意义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一、经济发展潜力研究现状二、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现状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研究的逻辑框架三、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二章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与开发相关理论**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特性及成因一、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内涵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特性三、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形成原因第二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理论基础一、后发优势理论二、区域创新理论三、区域开发理论四、耗散结构理论五、系统动力学理论第三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三章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二、内源型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构成三、外源型经济发展潜力指标体系构成第二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比较分析一、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简介二、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评价过程三、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评价结果分析第三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与经济发展实力关系分析一、经济发展潜力与经济发展实力定性分析二、经济发展潜力与经济发展实力定量分析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节 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内部影响因素二、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外部影响因素三、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内外影响因素组合作用第二节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作用机理一、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总体框架二、创新主体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三、创新客体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四、创新载体促进经济发展潜力开发的机理第三节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作用的实证分析一、计量模型构建与面板数据模型二、区域创新影响经济发展潜力的比较分析三、区域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和经济实力的关系分析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国外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比较与借鉴第六章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选择第七章 区域创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的系统动力学优化分析第八章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开发路径优化仿真研究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封面
书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与开发研究
作者:吕萍
页数:220
定价:¥78.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21807196
PDF电子书大小:12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