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论文集
内容简介
[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论文集》是为纪念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而集结的论文集,内容涵盖丰富,包括甲骨文、金文考释,墓志、兵器铭文、秦汉简帛、陶文玺印研究,古籍整理与思想研究(如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墨家与《管子》经济伦理思想比较研究、荀子学术思想变迁考、《论语》“不以其道得之”解),以及高校学科机构研究论文。
]
目录
說殷卜辭中關於“同呂”的兩條冶鑄史料甲骨文“長”字字形的重新整理華孟子鼎等兩器部分銘文重釋宗人鼎銘文小考金文“鑄”、“盜”諸字補說小邾國青銅器銘文補釋(外兩篇)兩周金文中的敬類動詞——兼與先秦傳世文獻比較史頌器銘“瀆蘇滿”新解西周金文中的飲至禮通簋銘文中的“爵”字補釋金文和古書中的“幅”及相關問題小議仲嫻董鼎銘文補釋對客豐愆鼎的補充說明宋建安高平范氏家族墓地所出古文磚誌跋清華簡《繫年>>“武陽”考齊系兵器銘文考釋兩則讀清華三《赤鵠之集湯之屋》札記《上博八·颜淵問於孔子》“敬有△”試解夕陽坡楚簡中的“越濩君”新釋《君子為禮》、《弟子問》札記二則包山楚簡姓氏補考簡書的合編與分卷——以上博、郭店等出土簡册為中心戰國古文形體辨偽(六篇)龍崗秦簡再整理校記《里耶秦簡》(壹)所見廪给問題嶽麓書院藏秦簡《徭律》補說讀秦陶、秦印小札(六則)《王杖十簡》“本二年”、“山東復”考定州八角廊簡《文子》復原從墓葬形制看夏代葬文化中的早期國家階級對立問題《竹書紀年》所述災異考契約文書在西周社會的運用及其特點西周、春秋時期頒布令書傳播信息的方法和渠道淺析晉國軍隊的構成《易·乾卦》匯解“仁内義外”與“仁義内在”鄒衍的社會歷史觀及其影響孔子思想的核心及其現實意義試論公儀休及其與子思學派的關係淺談“聖”在孔孟之間的發展墨家與《管子》經濟倫理思想比較研究論以預言推斷《左傳》成書年代荀子學術思想變遷考《商君書》爵制思想探討《周禮》“小國一軍”問題析論周代家臣制成因探析“白徒”考秦國保障軍隊對軍馬需求問題的考察秦國人才引進的歷史經驗試論儒生對兩漢國家經濟政策的影響論漢代地方政府對禮制的推行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墓主研究述評諸葛亮“心戰”及在南征中的運用北朝的宗族與義邑——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朝上層社會奢華之風述論《魏書·廣平王元懷傳》校補略論北魏與柔然的關係及北魏對柔然社會發展的影響北魏汝南王元悦簡論北魏後宫車輦考略論南朝佛教僧人和世俗信徒的素食遼代黃龍府方位考“秘書監”發展沿革考顧頡剛先生的古史觀和史學方法的時代性疑信之間:王國維與“疑古派”的學術論爭金景芳先生生平與學術述論——《金景芳全集》總序金老之家世越南阮朝歷代帝王廟祭禮述略想像與意象表達:書法創作與審美的泛化對應關係《大唐天竺使之銘》研究四題《大唐故韋府君墓紀石》跋唐宋制度變革與書法轉型所謂“鴻都門學”係中國*早的“文學、書畫藝術大學”考辯唐初飛白書考述張彦遠“書畫同體而未分”論中的“同”、“分”疏義——基於書法與繪畫比較研究的視角柯九思卒於至正七年說清金石學對篆刻字法取法之影響《雪庵字要》“把筆八法”、“用筆八法”釋義清代文狀元書法研究古代典籍中“麟”之原形考《楚辭》“無韻”句考辨《論語》“不以其道得之”解孔子編《詩》“去其重”涵義考文選學在隋唐興盛的原因探析《通志·氏族略》勘正十則吴曾生平仕履考補《宋史·文天祥傳》正誤補《金文*》缺字15例——以石刻文獻资料為據俞樾和他的《春在堂全書》何焯《義門題跋》及其書學思想解讀論龔自珍對常州“春秋公羊學”的繼承和發展《黃鐘通韻》的音系特徵淺析《印光文鈔》略考計算型情報研究的進展高校重點學科的资料室建設高校人文科學研究機構科研管理漫談
封面
书名: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论文集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683
定价:¥248.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01
ISBN:9787532573257
PDF电子书大小:4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30周年纪念论文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