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训儿俗说译注(精装)

本书特色

[

本书稿为“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之一,作者为明代著名学者、居士袁了凡,除原文标点整理之外,有注有译,还有详细的导读,并提示如何在现代环境下具体实行(见“实践要点”)。了凡所作《训儿俗说》共有八篇,分别为:“立志*”、“敦伦第二”、“事师第三”、“处众第四”、“修业第五”、“崇礼第六”、“报本第七”、“治家第八”。在书中,了凡以一位父亲的训示其子,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既严肃而又亲切,既庄重而又和蔼,时人沈大奎称赞说“自古家庭之训,见于记籍者,未有若是之详且晰也”,“将为天下后世教家之模范”。为完整体现袁了凡的学问脉络,附录《了凡四训》;又同时附录了袁了凡及其兄弟记录的其父母言行的《庭帏杂录》。《庭帏杂录》不仅体现了袁氏家学之渊源,同时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家训著作。

]

内容简介

[

四百多年来,《了凡四训》的盛行,使很多人误以为该书是了凡所作家训,乃至冠以“袁了凡训子书”或“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训”之名。事实上,了凡生前并无所谓《了凡四训》行世,该书也不是了凡家训,了凡写给其子袁天启(袁俨)的真正训子书乃是《训儿俗说》。

]

作者简介

[

袁了凡(1533—1606)初名袁表,后改名袁黄,字坤仪,初号学海,因“悟立命之说,而不欲落凡夫窠臼”,故改号了凡,世称了凡先生。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生于浙江嘉善魏塘,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至万历二十年(1592)任河北宝坻知县,后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值朝鲜“壬辰倭乱”,年届花甲的了凡以“军前赞画”身份入朝抗倭。因与都督李如松意见不和,不逾年即遭削籍,返乡后定居吴江赵田。了凡晚年主要从事著述及教子,并致力于慈善活动,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去世。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追赠“尚宝司少卿”。

]

目录

「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出版缘起刘海滨 1导读 1训儿俗说 1原序沈大奎 3立志** 5敦伦第二 20事师第三 40处众第四 48修业第五 64崇礼第六 78报本第七 108治家第八 117附录一:了凡四训 129立命之学 131改过之法 136积善之方 139谦德之效 149附录二:庭帏杂录 151序袁天启 153上卷 155下卷 165跋钱晓 177附录三:袁了凡年表事略 179

封面

新书--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训儿俗说译注(精装)

书名:新书–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训儿俗说译注(精装)

作者:【明】袁了凡

页数:未知

定价:¥39.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1-01

ISBN:9787532593880

PDF电子书大小:10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新书–中华家训导读译注丛书:训儿俗说译注(精装)》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