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
节选
[
**章 绪论
二、课程演变的动力
(一)社会需要的变迁
此为促成课程变迁的**种力量。课程既为改造人类生活经验的媒介,人类生活经验改造的方向,又以社会的需要为转移,因此学校课程应即随各时代社会需要的变迁而演变。例如,在君主专制时代,国家需要于国民者为忠君、尊王的思想;一旦推翻专制,建立共和政府,于是国家对国民乃有自治能力和平等精神的要求。又如在手工业的社会,国民所需要的生活知能,极为简单,而在工商业的社会,国民所需要的生活知能,却颇复杂;所以从手工业的社会,演进为工商业的社会,学校课程便应有彻底的变更。总之,凡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制或经济生活有了改变,则学校课程必因之而有一度革新。
(二)时代思潮的迁嬗
此为促进课程变迁的第二种力量。各时代的社会生活不同,于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时代思潮,便也随时改变。同时,有了某种时代思潮,方能产生某种教育,所以教育的内容——课程——更不得不随着时代思潮的迁嬗而演变。例如,我国清末兴办新教育,本是受内乱外患交相逼迫的结果,当时的时代思潮是“富国强兵”,所办的教育只有“方言”和“军备”两种。后来外患日深,国势日危,认识了自己政治的弱点,才有了“变法图强”的思潮,所办的教育,便注意到各种治术人才的培养.支配此两种思潮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其课程内容,自然不脱此原则的范围。又如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潮之重视“卫”的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之重视“养”的教育,均与以前只重视“管”的教育者不同。自民国十八年[1929]以来,三民主义的教育思潮,才代替了以前的各种教育思想,于是学校课程在理论上便有了一个确定的中心。
……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各期教育宗旨及目标、课程的演变及其特色、课程的实施及其成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草创时期的小学课程,因袭时期的小学课程,改进时期的小学课程,革新时期的小学课程,现行小学课程的检讨等。
]
目录
**章 绪论 一、课程的意义及地位 二、课程演变的动力 三、课程演变的分期第二章 草创时期的小学课程 一、本期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本期课程的演变及其特色 三、本期课程的实施及其成效第三章 因袭时期的小学课程 一、本期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本期课程的演变及其特色 三、本期课程的实施及其成效第四章 改进时期的小学课程 一、本期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本期课程的演变及其特色 三、本期课程的实施及其成效第五章 革新时期的小学课程 一、本期教育宗旨及目标 二、本期课程的演变及其特色 三、本期课程的实施及其成效第六章 现行小学课程的检讨 一、现行小学课程产生的背景 二、现行小学课程的共同目标 三、现行小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现行小学课程的变更要点及其特色 五、现行小学课程评论
封面
书名: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
作者:陈侠 著
页数:94
定价:¥10.0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33447281
PDF电子书大小:8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近代中国小学课程演变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