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工技艺
节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书特色
[
,
★ 16开精装,大象出版社出版
,
★ 文物研究专家华觉明选编自《中国手工艺》丛书各分卷
,
★ 手工技艺对国计民生、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也有深远的影响
★ “手艺是个宝,请善待手工艺,与手工艺同行”是本书的主旨
★ 适读人群 :艺术爱好者
,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术精湛,富有特色,社会人文内涵至为丰富。手工技艺对国计民生、对民众的日常生活、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对世界的文明进程也有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是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调查和综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为首部全面阐述中国手工技艺的综合性论著。绪论部分以“手艺的再认识”为题,阐述手工技艺“三品四性”的本质特征及手艺的固有价值和现代价值,着重指出“手艺是个宝,请善待手艺,与手艺同行”;其他各章分述工具器械制作、农畜矿产品加工、营造、织染、陶瓷烧造、金属采冶和加工、雕塑、编织扎制、髹漆、家具制作、造纸和笔墨砚制作、印刷、刻绘、特种技艺等共十四大类传统工艺的沿革、技法、品类、行业习俗、著名匠师及代表作、社会经济人文内涵;末章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书末附有英文提要和英文目录。
]
内容简介
[
本书全面阐述中国手工技艺, 内容涉及工具器械、农畜矿产加工、织染绣、陶瓷烧造等14大类传统工艺, 文字简练, 图文并茂。主要内容包括: 手艺的再认识 ; 工具器械制作 ; 农畜矿产品加工 ; 营造 ; 织染绣等。
]
作者简介
[
,
华觉明,江苏无锡人,1991—1995年,先后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帝京大学、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1993—2003年,任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1999—2000年,任中华和钟总设计师。现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专家组成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1956年起,从事技术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青铜冶铸术、钢铁技术、机械史和技术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传统工艺研究及其保护。撰有专著8种、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国冶铸史论集》、《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华科技五千年》、《中国古代金属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参与主持编篡的著作有《中国科技典籍通汇》、《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清代匠作则例汇编》等。1983年,因主持淅川楚墓编钟研究复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因参与主持曾侯乙编钟研究复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技史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1997—2000年,先后获第四、五届全国优秀图书提名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科技著作二等奖等奖项。
李劲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连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关晓武,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赵翰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兴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
目录
绪论 手艺的再认识**章 工具器械制作第二章 农畜矿产品加工第三章 营造第四章 织染绣第五章 陶瓷烧造第六章 金属采冶和加工第七章 雕塑第八章 编织扎制第九章 髹漆第十章 家具制作第十一章 造纸术和笔墨砚制作第十二章 印刷第十三章 刻绘第十四章 特种技艺及其他第十五章 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振兴结语 传统工艺的当代命运后记
封面
书名:中国手工技艺
作者:华觉明[等]编著
页数:517
定价:¥298.0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34773297
PDF电子书大小:6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手工技艺》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