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场史
内容简介
[
本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先生*有代表性的两部戏剧史专著,也*能代表他的戏剧观。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戏剧的胚胎、中国戏剧的形成、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代传奇、清代戏剧的转变、皮黄剧等。
]
作者简介
[
周贻白(1900-1977),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湖南长沙人。童年丧父,少年辍学,流浪江湖,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搭班学艺,同时刻苦攻读文史群籍。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杂文。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 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演出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玫瑰》、《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发表有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年,应欧阳予倩之约,赴香港永华影片公司任编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田汉、欧阳予倩函召,于1950年1月至北京,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
]
目录
中国戏剧史 凡例 自序 **章 中国戏剧的胚胎 **节 周秦的乐舞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散乐 第三节 隋唐歌舞与俳优 插图:(一)兰陵王(40)(二)拔头(41)(三)胡饮酒(42) 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形成 **节 宋代大曲与词 第二节 宋元俳优与戏剧 第三节 傀儡与影戏 第四节 诸宫调与唱赚 第三章 宋元南戏 **节 南戏的渊源 第二节 曲调与排场 第三节 文辞与声律 第四章 元代杂剧 **节 杂剧的体例 第二节 文辞与结构 第三节 排场及其演出 第五章 明代传奇 **节 南戏复兴与《琵琶记》 第二节 从《荆》、《刘》、《拜》、《杀》到《香囊记》 第三节 传奇的格律与声腔 第六章 明代戏剧的演进 **节 《浣纱记》与昆山腔 第二节 沈璩与汤显祖 第三节 杂剧的南曲化 第四节 明代戏剧的扮演 第七章 清初的戏剧 **节 昆弋两腔的争胜 第二节 《桃花扇》与《长生殿》 第三节 昆曲衰落的前后 第八章 清代戏剧的转变 **节 花部的勃兴 第二节 京腔与秦腔 第三节 四大徽班与皮黄 第九章 皮黄剧 **节 皮黄剧的初期 第二节 升平署与内廷演剧 第三节 各地乱弹与皮黄剧本 第四节 剧场的沿革与扮演 插图:(一)脸谱(612)(二)行头(615)(三)道具(618) 附录 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中国剧场史
封面
书名:中国剧场史
作者:周贻白
页数:663
定价:¥98.0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535553515
PDF电子书大小:11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剧场史》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