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与亚健康
内容简介
[
治未病,一个上古时的学说。其在中医学经典巨著《黄帝内经》里,理论就已释然,内容更是蔚然。
然而,斗转星移二千年,竞与当今的亚健康干预诸多谋合,让人愕然,倍感傲然,更对祖先的早慧先觉而肃然。
何谓未病?依经所论,一指躯体精神,现时暂且无病;二指虽有疾病,尚未、即将发作,亦指尚属轻浅;三指纵然有病,应传而尚未传;四指病虽初愈,极有可能复发。凡此,因症不著,或暂无果,既难为患者所知,又易为医者所略,错过先机,待其病成,空有潸然!
既有未病之在,便有未病之治。遵经所示,暂且无病者,须养生防病,让身心更康乐;轻浅、欲发者,当防微杜渐,以免大病酿成;尚未传变者,应早治防传,不令猖獗淫泆;可能复发者,必调养防复,促使彻底痊愈。具体方法,如顺应自然、节制劳食、调摄精神、运动锻炼、推拿按摩、针刺艾灸、食疗药治,经书所载,丰富尽然。
亚健康,一个新时代的概念。其指躯体状态,抑或精神方面,皆在健与病问,虽未查出有病,却有诸多不适,尤感疲惫不堪。如此而已,事业责任,为国为家,心虽有余,力却不足,欲干不能,欲罢不忍,于心不甘,何以泰然?
既有亚健康状态,就有亚健康干预。即通过教育、开导、调养、锻炼、食疗等综合手段,对其干预之,消除已有之不适,解除潜在之威胁,防止向病转变,确保生机盎然,才能成就斐然。
其实,治未病也好,亚健康干预也罢,其要皆一,即救其萌芽,防患未然。盖疾生病变,由轻至重,由浅入深,由微而甚,实乃客观规律,把握先机,未雨绸缪,理所当然。
呜呼,奇哉!上古时的“骄子”,竞与新时代的“宠儿”如此合拍,绝非偶然。皆因救死扶伤,宗旨一致,对象一体,纵有古今时空之悬殊,即使中西体系之不同,百川终向海,殊途必同归,此乃人类认识之由然,医学发展之必然。
人类社会,起居作息,衣食住行,争名逐利,喜怒忧思,以致劳力劳心,既是生存延续之需,又乃思想精神所为,加之自然异变影响,凡此种种,虽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于是,“未病”在身,“亚健康”随形,皆时势人为所使然;未病之治,亚健康干预,患者、医者,尤其后者,必须了然。
本书作者顺时所需,急民所为,满腔仁慈,一片苦心,穷其心智,著成本书。是书亘古贯今,衷中参西,视角独特,内容丰富,方法可行,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若有益医学发展、有惠国民健康,也是情理当然。
付梓之际,予幸先睹,感慨之余,寥寥数语,安敢跻攀为序,权且越俎代庖,以代前言。若能使本书宗旨彰然、作者苦心昭然,予心也.就安然。
]
目录
**章 健 康**节 健康与医学一、原始社会的医学二、四大文明古国的医学三、中世纪医学四、近现代西方医举第二节 健康的认识一、健康观的历史演变二、影响健康观的因素第三节 健康的标准一、健康标准的研究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健康标准三、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节 健康的评价第五节 健康的管理 **章 健 康 **节 健康与医学 一、原始社会的医学 二、四大文明古国的医学 三、中世纪医学 四、近现代西方医举第二节 健康的认识 一、健康观的历史演变 二、影响健康观的因素第三节 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标准的研究 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健康标准 三、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节 健康的评价第五节 健康的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定义 二、健康管理基础 三、健康菅理的意义 四、健康管理的实施 五、健康管理面临的问题 兀、健康管理公司 七、健康促进第二章 亚健康第三章 未病第四章 治未病第五章 亚健康研究进展附件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未病与亚健康
作者:王超
页数:225
定价:¥48.0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536470668
PDF电子书大小:8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未病与亚健康》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