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伤在奖状上
相关资料
[
养育是为了成长,成长是为了送行,送行只有祝福。尽管不舍,尽管无奈,父母只能永远站在她的身后,含着微笑,送她独自走上生命的旅程,渐行渐远……
——吴文君 全国十佳心理教师
虽然我觉得鑫安很优秀,但她在学校并不特别显眼,成绩不是最拔尖,也不是班干部,她甚至表现得有点内向,有点“宅”。可是2011年,加拿大的uwc(世界联合书院)给中国两个名额的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中,鑫安就是其中一个,也是苏州市的唯一入选者。拿到一个奖学金,并不是什么大成就,鑫安不是神童,经历很平凡,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吴文君老师为她女儿做的事特别有意义,特别值得国内的父母、家长参考。
——李中莹 华人世界的国际级nlp大师
]
本书特色
[
远离传统中国式教育观念,别用错误的称赞误导孩子
★ 妈妈就知道你*棒了。
★ 你成绩这么好,果然是遗传了爸爸的聪明。
★ 你这次考试得**名!就实现你一个愿望。
★ 这次考得很棒,下次也要加油。
你以为这样就是在鼓励孩子吗?
其实,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都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
孩子需要你这样的赞美:
★ 赞美要够具体、够明确,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
★ 赞美孩子努力的过程,避免养成孩子只重视*后结果。
★ 赞美孩子擅长的本领,孩子才有改善和进步的空间。
掌握夸奖的技巧,*轻松的亲子秘诀,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了解这种危害,专业儿童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研究,以及真实案例的个人经验,提出“危险赞美”概念,让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成长。
]
内容简介
[
★ 韩国著名亲子导师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丁玧琼倾力打造。
★ 畅销全球,yes24等韩国三大网上书店终身五星推荐。
★ 表扬给孩子带来的压力不亚于批评,恰当的称赞比抱怨、棍棒和悬赏都更有力。
★ 3大方向,5大阶段,对孩子身心*有益的夸奖,教会父母如何掌握赞美的分寸与批评的尺度
]
作者简介
[
丁玧琼:首尔大学心理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专注研究幼儿认知与情绪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父母教育方法。现任天主教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并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工作,多次以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在众多教育节目中担任嘉宾。著有《儿童思考的发展》、《自闭症的真相与误解》、《发展精神病理》等。
金允贞:韩国出版社编辑,育有一子。上班族妈妈的角色虽然忙碌,但为了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逐渐开始接触童书,每星期固定阅读二至三本童书;甚至亲自执笔当起作家,创作许多实用的幼儿书籍,帮助妈妈和孩子脱离作业困扰的《幼童作业王》等。期望能出版更多有价值、让孩子更幸福的童书。
]
目录
前言赞美孩子,记得用对方法第1章 赞美的正面力量 赞美的影响有好有坏 父母的称赞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赞美会激发孩子的自主性 信任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赞美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父母的夸奖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赞美能改善孩子的人际关系 赞美的必要性 第 2 章 赞美的危险陷阱 干脆不要赞美就没事了? 比藤条还恐怖的赞美 错误的赞美会让人畏惧挑战 抹煞动机的错误赞美 赞美会使人上瘾 赞美不是随便说说 第 3 章 赞美的三大方向 具体的赞美 对于过程的赞美 可以掌控的赞美 column1 面对孩子的表现,你怎么看待? column2 你可以这么赞美孩子 第 4 章 五大年龄层的赞美技巧 婴儿期(0岁~24个月): 不要忽视孩子的哭闹 幼儿期(2岁~3岁): 帮孩子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儿童初期(4岁~7岁): 避免模糊不清的赞美 儿童期(学龄期): 不要做比较 青少年期: 不要过度赞美孩子 这样赞美,孩子会更好第 5章 不要敷衍了事 不要吝惜赞美 不要抹煞孩子的动机 不要和他人比较 不要忘了随时赞美 失败了,赞美比责备有效 赞美也有有效期限 赞美的误会与真相附 录 解决赞美的烦恼 01 要求完美的孩子,对别人也有相同严苛的要求 02我可以拒绝孩子的帮忙吗? 03 赞美养成孩子强烈的好胜心,怎么办? 04 孩子故意装得乖巧,只为了获得大人的称赞 05 如果不称赞孩子是*棒的,她就大哭 ……
封面
书名:别让孩子伤在奖状上
作者:丁玧琼
页数:191
定价:¥29.8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43073883
PDF电子书大小:9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别让孩子伤在奖状上》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