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
相关资料
[
,
,
在书刊上,我们常常看到“小方”的作品,他对于题材的选择和对于时间性的谨严,都是引起朋友们注意的地方。绥远战争以后他更主要地以摄影记者姿态出现。
,
范长江
,
方大曾的作品像是三十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
,
余 华
,
,
在暗房的安全灯下,小方的作品一张张地显现出来,让我觉得好像在与小方的精神做某种程度的沟通。每放一张照片,我就对小方的才气又服气一回。
,
阮义忠
,
]
本书特色
[
本书的主人公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受上海《大公报》的派遣,以前线通讯记者的身份前往华北抗战前线,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以“小方”为笔名连续发表了多篇前线报道的中国战地记者——方大曾。但不久后他即在前线永久失踪,时年仅25岁。他是“卢沟桥事变”报道**人!他是抗日战争中**个在前线牺牲的新闻记者!他是中国的罗伯特·卡帕!他是让著名作家余华、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等人顶礼膜拜的人!本书作者从史料和研究的角度,将方大曾的经历梳理出来, 从*初的寻找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
内容简介
[
在中国20世纪战争摄影史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与上海有关。一个是沙飞,他不仅是鲁迅的崇拜者,也是为鲁迅拍摄遗像的人。沙飞后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和新闻出版人。再一个就是方大曾。他是抗战初期活跃的战地记者,“七七事变”后由北京离家奔赴抗日前线,由范长江介绍作为上海《大公报》前线记者进行采访,1937年就在他的《平汉铁路的变化》报道发表后失去消息。
2000年中央电视台专题部把方大曾的事迹列入选题,拍了一个纪录片叫《寻找方大曾》,该片入选并荣获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导演就是本书的作者冯雪松,他当年拍摄纪录片时,带领摄制组沿着方大曾走过的路,克服了很多困难,走了一圈,采访了一些人,比如说在保定、在石家庄,他这个路线完全是按照当时范长江写《忆小方》的那条路线。
2002年7月,方大曾家属挑选了方大曾的120幅作品,在成都的四川美术馆用很大一个展厅举办了一个展览。
2006年,方大曾遗留的800多张底片由家属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
15年前,纪录片的导演冯雪松是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拍摄了《寻找方大曾》的纪录片,15年后,冯雪松以作者的身份,以纸上纪录片的形式将寻找和重现的旅程记录下来。
]
作者简介
[
冯雪松,男,回族,生于1970年,南开大学硕士,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纪录片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会会员。多次担任建党八十周年、春节联欢晚会、澳门回归五周年、第四届东亚运动会等重大宣传报道的主创、策划和组织工作。主要作品: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寻找方大曾》《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澳门新闻报道集》等,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等奖项。
]
目录
目录 序言 他是中国的卡帕 一 一部偶然的纪录片 二 方大曾和时代 三 灰房子时期的报道 四 融入生命的黑白片 五 一个人的绥远之行 六 改变命运的战事 七 纸张上的战地足迹 八 *后的消息 九 与青春相连的记忆 十 寻找 以致敬的方式 十一 几乎触碰到的气息 十二 底片的命运和归宿 十三 没有完成的句号 后记 从寻找到追随
封面
书名: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
作者:冯雪松著
页数:296
定价:¥68.0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45215748
PDF电子书大小:14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个纪录片导演的寻找旅程》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