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新修珍藏版碧血剑(全2册)(新修珍藏版)/金庸作品集

相关资料

[

★“金庸的出现,是当代文化的一个奇迹……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著名学者冯其庸

  ★“看过《笑傲江湖》的次数连自己都数不清了……我极为欣赏(书中)风清扬的出招无形,却无招胜有招。”
  ——马云

  ★“金庸先生的作品以大历史为背景,视野广阔。由于他的成功,奠定了武侠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日本国际创作学会会长池田大作
显示全部信息

]

本书特色

[

《(新修珍藏版)金庸作品集(03-04)-碧血剑(全二册)》是金庸武侠小说之一。小说主人公袁承志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之子。当时,社会动荡,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东北的满族部落却开始崛起,举兵南侵。蓟辽督师袁崇焕屡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但却为不辨忠奸的昏君崇祯所杀。袁崇焕之幼子袁承志为报父仇,苦练武功,拜华山“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袁承志下山之后,以一身绝艺征服了众多武林豪杰,调解了数起武林中的恩怨纠纷,他武艺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诚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拥戴为七省盟主。当时正值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威大振,势如破竹,承志为报父仇杀昏君,带领群豪帮助闯王李自成拦劫官银、筹集军资,屡挫官军,并与入侵清兵浴血奋战。

]

内容简介

[

金庸著的这本《碧血剑(上下新修珍藏本)》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
《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

作者简介

[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江西省婺源县人,出生于浙江海宁,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

目录

**回 危邦行蜀道 乱世坏长城第二回 恩仇同患难 死生见交情第三回 经年亲剑铗 长日对楸枰第四回 矫矫金蛇剑 翩翩美少年第五回 山幽花寂寂 水秀草青青第六回 逾墙搂处子 结阵困郎君第七回 破阵缘秘笈 藏珍有遗图第八回 易寒强敌胆 难解女儿心第九回 双姝拼巨赌 一使解深怨第十回 不传传百变 无敌敌千招第十一回 慷慨同仇日 间关百战时第十二回 王母桃中药 头陀席上珍第十三回 挥椎师博浪 毁炮挫哥舒第十四回 剑光崇政殿 烛影昭阳宫

封面

金庸作品集新修珍藏版碧血剑(全2册)(新修珍藏版)/金庸作品集

书名:金庸作品集新修珍藏版碧血剑(全2册)(新修珍藏版)/金庸作品集

作者:金庸

页数:705

定价:¥118.0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46201610

PDF电子书大小:9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金庸作品集新修珍藏版碧血剑(全2册)(新修珍藏版)/金庸作品集》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