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
本书特色
[
《中国书画鉴定》是一部艺术品鉴赏指南性读物。全书共有十个篇目,以*、第二编的中国书画史为楔子,引领第三、第四编的中国书画理论,重墨落在第五~八编的中国书画作品的鉴定、作伪的方法以及如何鉴别真伪之上,第九、第十编以鉴定的辅助手段、历代民间书画流传与鉴藏殿后,其中书画的鉴定方法与技巧是贯穿全书的核心。
]
内容简介
[
1、《中国书画鉴定》阐述缜密、推理严谨、史料精要、引据可靠,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不失其趣味性,通俗易懂。在第五编“国画的鉴定”和第六编“书法的鉴定”中,还特别配有经作者精心选择的8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字画,以方便读者对照分析和学习揣摩。2、《中国书画鉴定》既可作为中国书画收藏爱好者的入门读物,也可为有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
]
作者简介
[
谢稚柳(1910~1997),江苏武进人。书画鉴定家。曾任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周克文,上海市博物馆研究馆员,曾经跟随谢稚柳先生学习中国书画鉴定。
]
目录
序/001**编 中国绘画渊源一、原始时代、汉及汉以前/0031.原始时代/0032.战国时代及楚帛画/0043.汉帛画、墓壁画/005二、魏晋、南北朝/0071.文人画家的出现,谢赫提出“六法”/0072.山水画种的独立及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009三、隋、唐时期/0111.隋朝时南、北画风进一步交汇融合/0112.承六朝余绪的初唐绘画/0123.盛唐绘画的普及、发展直至极盛/0134.以笔墨情趣为主的中唐山水画/0195.花鸟画的创立/0206.晚唐绘画和画院的出现/021四、五代/0231.西蜀、南唐画院的设立/0232.五代十国各地丰富的画法/0243.各呈特色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028五、宋代/0321.范宽、郭熙/0322.画院内外的画家/0333.北宋晚期进入全盛的画院/0344.北宋后期文人画的兴起/0355.其他画家/0376.南渡后画风的重大转变/0387.金和辽的绘画/041六、元代/0431.赵孟頫与“师古”运动/0432.文人画的兴盛/0443.元四家/047七、明代/0511.以画院为中心的花鸟画,0512.浙派山水画/0533.明四家/0544.董其昌及其“画中九友”/0585.明代后期的人物画家丁云鹏、陈洪绶/0596.明代后期又树一帜的水墨写意花鸟画/061八、清代/0631.清初六家/0632.四高僧/0663.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0694.扬州八怪/0705.清代画院及外籍画家/072九、近现代/0741.海派/0742.传统派,0763.岭南派,078第二编 书法的发展及渊源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083二、秦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085三、汉代的隶书/087四、从隶书到八分,由八分至正楷/089五、由隶书变化出草书/091六、由楷书和草书创出行书/092七、书法普及的南北朝/0941.羊欣、王僧虔/0942.智永/095八、鼎盛的唐代书法/0961.初唐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0962.盛唐的张旭、怀素、颜真卿/0983.中唐的柳公权、裴休、杜牧/100九、提倡帖学的宋代/1021.《淳化阁帖》,1022.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102十、溯源晋、唐的元代书法/1061.“二雄”赵孟颗、鲜于枢/1062.富有个性的耶律楚材、杨维桢/107十一、师学古人的明代书法/1081.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1082.富创意的宋克、张弼等/110十二、清代帖学家与碑学家/1121.帖学家傅山、王铎、刘墉/1122.勇于个性创造的郑燮、金农/1143.碑学家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114第三编 中国绘画理论一、魏、晋、南北朝/1191.顾恺之的画论/1192.谢赫的“六法”/1203.宗炳、王微创山水画论/121二、唐代/1231.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1232.从张怀罐的“神、妙、能”到朱景玄的“神、妙、能、逸”再至黄休复对四格格序的改变/126……第四编 书法理论第五编 国画的鉴定第六编 书法的鉴定第七编 作伪的鉴定第八编 鉴别真伪的方法及要点第九编 鉴定的辅助手段第十编 历代宫廷与民间的书画流传与鉴藏参考书目
封面
书名:中国书画鉴定
作者:周克文
页数:325
定价:¥88.0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47310793
PDF电子书大小:39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中国书画鉴定》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