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之魅诺贝尔奖得主赤崎勇自传
相关资料
[
他们的发明是革命性的。白炽灯泡照亮了20世纪,而21世纪则将由LED灯照亮。(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新闻稿)
氮化镓基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和电子器件已成为继半导体照明后国际上半导体科学与技术新的前沿领域和研发热点。
通过《蓝光之魅》的翻译和相关资料的补充形成的书籍,将向年轻人展示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者之进取的人生。此书是一个探索科学世界的优秀故事,将引导年轻人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勇气。
]
本书特色
[
本书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赤崎勇的自传,生动地回顾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尤其是研究蓝色LED材料的精彩故事。赤崎勇是日本著名的半导体科学家,名城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2014年,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自由的氛围给予了像赤崎先生这样的有志青年很好的发展机遇,从小就热爱矿石结晶的赤崎先生因各种机遇的引导,走上了研究人工结晶的科研道路。灵感与勤奋、偶然与必然,赤崎先生*终用高品质的氮化镓结晶制造出了蓝光LED,实现了LED的实用化。
本书向年轻人展示了一个*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者进取的人生,将引导年轻人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勇气,矢志不渝地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
]
内容简介
[
本书生动地回顾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尤其是研究蓝色LED材料的精彩故事。赤崎勇是日本著名的半导体科学家, 名城大学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2014年, 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表彰 �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 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
]
作者简介
[
赤崎勇
名城大学终身教授,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名誉教授。工学博士。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会士、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外籍院士。
1929年生于鹿儿岛县。1952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系。后在神户工业、名古屋大学、松下电器产业东京研究所等处工作。1981年任名古屋大学教授。1992年任名城大学教授。
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荣获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目录
序章 钴蓝之魅/ 001 与“冷光”相遇/ 002 专心致志于锗的单晶体制作/ 004 这正是我要做的事/ 005 执着于韧性材料/ 006 终于制成了闪闪发光的晶体/ 007 沁入眼球的蓝光/ 009 蓝色LED 的今天/ 012**章 “能做喜欢的事就好了”/ 014 父亲的叮咛与母亲的关爱/ 014 着迷于矿石/ 016 “敬天会”:心中向往的中学生活/ 018 “学生动员”,在军工厂工作/ 020 鹿儿岛大空袭之夜/ 022序章 钴蓝之魅/ 001 与“冷光”相遇/ 002 专心致志于锗的单晶体制作/ 004 这正是我要做的事/ 005 执着于韧性材料/ 006 终于制成了闪闪发光的晶体/ 007 沁入眼球的蓝光/ 009 蓝色LED 的今天/ 012**章 “能做喜欢的事就好了”/ 014 父亲的叮咛与母亲的关爱/ 014 着迷于矿石/ 016 “敬天会”:心中向往的中学生活/ 018 “学生动员”,在军工厂工作/ 020 鹿儿岛大空袭之夜/ 022 战败、高中入学考试/ 025 成为自己向往的七高生/ 028京都大学入学典礼之日/ 030 “布奇·爱因斯坦”/ 032 与其思考做不到的理由,不如动手做/ 034 登山的快乐/ 035第二章 结晶、光、半导体 ———神户工业,**次名古屋大学时期/ 037 显像管开发中与“冷光”相遇/ 037 “单晶体薄膜”之念/ 040 晶体管的萌芽期/ 041 成为名古屋大学的助教/ 043 制作锗的单晶体/ 045 结晶实验:科学+艺术/ 048 名古屋大学:成为研究者的出发地/ 050 花絮:初访美国时的大尴尬/ 053第三章 “独自走向荒野” ———松下电器东京研究所时期/ 057 企业研究所位于半导体元件研究的前沿/ 057 被松下电器东京研究所网罗/ 058 “做发光半导体”/ 061 元素半导体与化合物半导体/ 062 光的二象性/ 064 “发光半导体”的结构/ 065 投入“魔幻结晶”之研究/ 069松下幸之助与“S计划”/ 071 投入红色激光的研究/ 073 从*难的问题着手/ 074 为何是氮化镓?/ 075 执着于材料的“坚韧度”/ 078 用MBE 法制作氮化镓单晶膜/ 080 “未来革新技术计划”/ 081 “独自走向荒野”/ 083 回到原点/ 084 着眼于MOPE(OMVPE)法/ 085 “光计划”/ 087 花絮:迫降苏联之惊/ 090第四章 未达之巅峰 ———第二次名古屋大学时期/ 095 选择MOVPE 法与基板改造/ 095 就像在树上嫁接竹子?/ 098 关于缓冲层的设想/ 100 低温缓冲层条件下的结晶/ 102 “文质彬彬”/ 105 向p型结晶挑战的时机成熟了/ 108 发光强度增大了/ 112 发现镁比锌更容易离子化/ 113 “老师,没有被选上”/ 114 终于实现了前人未达到的氮化镓pn结型蓝色LED / 117偶然与必然/ 118 控制n型结晶的传导度/ 119 与丰田合成、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的产学官协作/ 124 *重要的是“想干的念头”/ 126 命运的相遇所引导的道路/ 129 花絮:与噶卡先生的邂逅/ 130第五章 来自电子工程学前沿的挑战 ———名城大学时期/ 134 从名古屋大学到名城大学/ 134 关于“量子阱”的研究/ 135 “不是可以写下激光已经产生了吗?”/ 138 指向更远的前沿/ 142 开拓紫外LED 等光器件波长领域/ 143 下一代晶体管的发展/ 145 LED 应用的推广/ 146终章 回首作为研究者的人生/ 148 得奖是一种激励/ 148 不为“流行”的研究课题所动/ 150 病床上也未忘却研究之事/ 152 研究无捷径/ 154 挑战技术课题而产生的科学/ 155 谦虚:科学工作者所需的品质/ 156 世间之宝:行途中的伙伴/ 157后记/ 159附录一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闻稿/ 161附录二 诺贝尔奖获奖纪念演讲概要/ 168附录三 GaN/LED: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发明/ 177附录四 蓝色发光二极管研究开发时间表/ 192附录五 赤崎勇教授赠送给诺贝尔博物馆的赠品/ 201译后记一/ 205译后记二/ 208信息
封面
书名:蓝光之魅诺贝尔奖得主赤崎勇自传
作者:(日)赤崎勇著
页数:218
定价:¥28.0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48611004
PDF电子书大小: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