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灯光
本书特色
[
本书是中国出版人、语言文字专家、《咬文嚼字》杂志创办人郝铭鉴先生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随笔集。总共分为三辑:分别是“编识”“编品”和“编艺”。“编识”谈的是对出版大势的判断,出版本质的理解;“编品”谈的是编辑的自身修炼,既包括个人品质,也包括职业素养;“编艺”重点说的是编辑功夫,特别是文字能力。
]
内容简介
[
这是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的编辑随笔集。收入本书的随笔大都写于2009年以后,全书总共分为三辑,分别是“编识”“编品”和“编艺”。“编识”谈的是对出版大势的判断,出版本质的理解;“编品”谈的是编辑的自身修炼,既包括个人品质,也包括职业素养;“编艺”重点说的是编辑功夫,特别是文字能力。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灯光,朱光潜先生说“没有书籍,人类就只能处在茫茫暗夜之中”。编辑就是传承“灯光”的使者。为了做出版工作,编辑心中也要有“灯光”,心明才能眼亮,否则,在文化选择中,难免会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编辑总习惯与灯光为伴,继承“青灯黄卷”传统的编辑大有人在。“灯光”塑造着出版的形象。书名为“出版的灯光”,点明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出版目的。
]
作者简介
[
郝铭鉴,著名语言学家、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副社长、上海文化出版社总编辑、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编辑委员会执行主任。著有《文字的味道》《心中要有块石头》《萤火虫你慢慢飞》等书。
]
目录
代序:做一个文化点灯人编识纵横敢问路在何方?纸书还能“撑”多久?瞧,他们在打赌!“二十年后……”破一破“华盖运”出版好有一比编辑是渔民判断力,你在哪里?刘再复说的禅宗故事“一本书主义”做一个读者是不容易的小读者进场了吗?呼唤“善本”书籍是精神的化妆品没人阅读的书只是一块石头一“波”一“波”又一“波”火炉里抢出的《气球上的五星期》编品内外做书要有工匠精神易中天需要三种编辑范用:“为书籍的一生”仰视“老谢”“征农”是谁?《新青年》编辑钱玄同王扶组稿夏洛蒂和老史密斯公司那楼,那树,那船《看电影》的看点哈琼文和《毛主席万岁》面对《纽约时报》万宝全书补只角别被南怀瑾先生言中“急转弯”和“黑童话”唉,没有等到……名人名言和轶闻轶事站起来吧,编辑!编品内外我是买马人吗?南派三叔的“秘笈”编辑和“念稿子”欧元和皮夹子江泽民唱《捉放曹》“人精遇上人精”一个人和三十六卷由“青歌赛”说起日本的报纸装帧设计要有“灵魂”书贵和谐莫言的“萝卜”刀下留神《荷花淀》删改的反思别放过一个“初”字冷盘、热炒、萝卜干学会“喊一嗓子”刮一场“蓝色旋风”购书人的眼光跋:接力赛中我这一棒
封面
书名:出版的灯光
作者:郝铭鉴
页数:208
定价:¥25.0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506951
PDF电子书大小:8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出版的灯光》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