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谈
节选
[
《周作人著作:风雨谈》: 前居绍兴时家中有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四五本,大约缺其十分之二,软体字竹纸印,看了很可喜,所以小时候常拿出来看,虽然内容并不十分中意。移家来北京的时候不知怎地遗失了,以后想买总不容易遇见,而且价目也颇贵,日前看旧书店的目录,不是百元也要六七十。这回《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的《笔谈》出版,普及本只需四角五分,我得到一本来看,总算得见全本了,也不记得哪几卷是不曾看过的,约略翻阅一遍,就觉得也可以满足了。 《珍本丛书》出版之前,我接到施蛰存先生的来信,说在主编此书,并以目录见示,我觉得这个意思很好,加上了一个赞助的名义,实在却没有尽一点责,就是我的一部《谑庵文饭小品》也并不曾贡献出去。目录中有些书我以为可以缓印的,如《西青散记》《华阳散稿》《柳亭诗话》等,因为原书都不大难得,不过我只同施先生说及罢了,书店方面多已编好付印,来不及更改了。但是在别一方面也有好些书很值得重印,特别是晚明文人的著作,在清朝十九都是禁书,如三袁、钟谭、陈继儒、张大复、李卓吾等均是。袁小修的《游居柿录》我所有的缺少两卷,《焚书》和钟谭集都只是借了来看过,如今有了翻印本,足以备检阅之用。句读校对难免多错,但我说备检阅之用,这也只好算了,因为排印本原来不能为典据,五号字密排长行,纸滑墨浮,蹙頞疾视,殊少读书之乐,这不过是石印小册子之流,如查得资料,可以再去翻原书,固不能即照抄引用也。所收各本精粗不一,但总没有伪造本,亦尚可取。《杂事秘辛》虽伪造,还可算作杨升庵的文章,若是现今胡乱改窜的那自然更不足道了。 翻印这一类的书也许有人不很赞成,以为这都没有什么文艺或思想上的价值,读了无益。这话说得有点儿对,也不算全对。明朝的文艺与思想本来没有多大的发展,思想上只有王学一派,文艺上是小说一路,略有些创造,却都在正统路线以外,所以在学宗程朱文宗唐宋的正宗派看来毫无足取,正是当然的事。但是假如我们①觉得不必一定那么正宗,对于上述二者自当加以相当注意,而这思想与文艺的旁门互相溷合便成为晚明文坛的一种空气,自李卓吾以至金圣叹,以及桐城派所骂的吴越间遗老,虽然面貌不尽相似,走的却是同样路道。那么晚明的这些作品也正是很重要的文献,不过都是旁门而非正统的,但我的偏见以为思想与文艺上的旁门往往要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与生命。孔子的思想有些我也是喜欢的,却不幸被奉为正统,大被歪曲了,愈被尊愈不成样子,我真觉得孔子的朋友殆将绝迹,恐怕非由我们一二知道他的起来纠正不可,或者《论语衍义》之作也是必要的吧。这是闲话,暂且按下不表,却说李卓吾以下的文集,我以为也大值得一看,不但是禁书难得,实在也表示明朝文学的一种特色,里边包含着一个新文学运动,与现今的文学也还不是水米无干者也。 ……
]
内容简介
[
《风雨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周氏在书中着力对中国古代著述加以缜密的审视,涉及领域甚广,投入精力至巨,所写文章虽然都是短篇,这项工作却是系统的。此种审视首先是思想意义上的,而作者的文学观念也时时有所体现。他的功夫是“披沙拣金”,态度是“褒贬显然”,从古人之作中看到许多弊害,也发现了若干好处。其间的取舍标准,即一向强调的“疾虚妄”和“重情理”;换句话说,他的立场是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或者一并说是现代文明。
]
目录
《风雨谈》小引关于傅青主《游山日记》老年三部乡土诗《记海错》本色《钝吟杂录》《燕京岁时记》毛氏说《诗》关于纸谈策论螟蛉与萤火《窦存》关于家训郁冈斋《笔麈》谈错字关于王谑庵陶筠庵论竟陵派日本的落语《逸语》与《论语》《日本杂事诗》《书法精言》文学的未来《王湘客书牍》《蒿庵闲话》《鸦片事略》《梅花草堂笔谈》等读戒律北平的春天买墨小记旧日记抄《绍兴儿歌述略》序安徒生的四篇童话日本管窥之三附录一:改名纪略附录二:窃案声明后记
封面
书名:风雨谈
作者:周作人著,钟叔河、鄢琨编定
页数:252
定价:¥25.0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53808956
PDF电子书大小:8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风雨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