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研究-第十辑
节选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辑)》: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熙宁八年春作于密州。分得于字即分韵得于字。分韵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宋代较流行在宴饮或诗会上进行此类活动。苏轼此诗当创作于送段屯田的宴饮上。 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卷五:(“溪边策杖自携壶”二句)“古人押分韵之字*不苟且,观此可见”。苏轼抽到“于”字来押韵,纵观整首诗,夫、涂、劬、须、驹、儒、俱、无、壶、于、迂、朱、颅、愚。可谓一韵到底。在押韵方面十分工整,在听感上十分和谐。即赵氏所论“*不苟且”,南氏所论“‘于’字押得好”。 其“不苟且”“押得好”除了上述押韵工整、听感和谐以外,还表现在用典的精准上。本诗前六句先叙述了古代大夫亲自耕作、奉常客卿公务繁忙、东吴县令赵昶贤能有为、泮宫先生学问渊博,后四句说到段屯田(名段绎,时为屯田员外郎)四人野饮于郊,自携壶策杖,不烦于民。其中用到了何易于之典,孙樵《书何易于》载:“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刺史崔朴尝乘春与宾客歌洒泛舟,索民挽舟。易于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跳出舟,骑还去。”何易于可谓勤政爱民的好官,此处将段屯田不烦于民比作何易于之勤政爱民,既使诗句意义连贯,又刚好押韵,纪昀亦认为此处“用一事而两面俱到”,可谓用典十分精当。 ……
]
内容简介
[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整体反映,是企业内在定位和外在包装的统一。《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十辑)》从企业形象策划、企业形象塑造和企业形象资本运营三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企业形象经营的基本理论,包括形象经营的理论模式与组成系统、形象设计创新、基本要求与内容。书中同时还介绍了产品形象塑造、服务形象塑造、企业形象广告、公共关系形象塑造和培育企业文化,品牌的经营和商誉的经营等内容。
]
目录
·全国第十九届苏轼研究学术会议暨苏轼与地域文化学术研讨会专栏·三苏与酒读苏轼《超然台记》断想论“后东坡时代”苏轼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推扬与受容——系列研究之一:以家乡眉山为例君已思归梦巴峡——苏轼黄州时期诗词中对于蜀地的思乡情怀略论苏轼蜀道诗论苏东坡黄州脱困智慧苏轼对河北地域文化的贡献论苏轼的多情人生朝鲜诗人南羲采对苏轼诗歌的审美批评·岷江流域文化研究·在希望的田野上:岷江地域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新进展——以2014年度的田野工作为中心岑参诗歌文献中的成都城市四川德阳方言与成都话语音特征对比分析——兼论成都话对周边方言的影响·四川名人研究·赵抃四次入蜀政绩考论吕大防仕蜀宦迹考述试论李调元《雨村诗话》对袁枚的评价李仙根年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立法建议——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多维立体模型研究四川彝族原始宗教之毕摩仪式实录·地方文化与文化中国·司马相如与文化中国元明杜诗文献研究综述论苏舜钦诗文消息相通的艺术风貌明儒刘宗周经学以外之学术著作缀考:兼论刘氏文集诸版本人和动物“共生”:关中平原民俗解读——从家名到“家门”:制度变革下的藏区家名研究——以木里县桃巴乡你易店村为中心的考察宏大话语下的主体性缺失——基于四川省建川博物馆藏侵华日军家书的研究·对话:李白与江油·李白:情、景、诗、韵交融的诗人——薛天纬教授专访打造李白故里文化品牌——上海社科院孙琴安研究员专访李白诗歌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永恒丰碑——访西华大学人文学院潘殊闲教授·开发与应用·成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及其对策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汉代居延甲渠塞遗址群为个案考察·口述历史·四川民间艺人口述历史(上)
封面
书名:地方文化研究-第十辑
作者:本书编委会
页数:329
定价:¥48.0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61493342
PDF电子书大小:7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地方文化研究-第十辑》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