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
本书特色
[
白云飞所著《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对量刑规范 化改革所采用的量刑方法进行了评述。对规范化量刑 方法,笔者认为,这套方法立足于纠正司法中的量刑 偏差现象,力图实现量刑之正义,蕴涵的理念和价值 目标值得赞赏,能够促进量刑公正之实现,值得加以 肯定。然而,在肯定量刑方法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要 清醒地认识到,现行规范化量刑方法难言完美,还存 在有待改进之处。正如学界所质疑的一样,其在实现 量刑实质公正方面存在局限性,以机械化倾向的形式 表现出来。为此,笔者对机械化倾向进行了分析,并 提出了规范化量刑方法的完善路径。
本书除引言外,共分为五章。
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概念界定、 …… 通过法官裁量权来弥补规范化量刑方法之不足,具体 而言,阐述了地域化权限、符合常识常理常情要求、 衡平量刑结果等方面内容。
目前,规范化量刑方法之效力属于“强制性适用 ”。本书主张,无论是从渐进式量刑改革方式,还是 从量刑改革目标定位考虑,都应改变其效力为“建议 性效力”,并对适用例外情况加以限定。
]
作者简介
[
白云飞,男,1982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现就职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天津市委等课题多项。曾获得“首届全国青年法官优秀案例评选特等奖”、“2013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天津法院系统征文一等奖”、“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创新一等奖”、“2012年度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中国犯罪学2013年年会征文三等奖”等多项学术奖项。
]
目录
第—章 量刑方法改革概说 **节 量刑方法之评价标准:量刑公正 一、分层次的量刑公正含义: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 二、量刑形式公正与实质公正之间的关系 三、量刑公正的评价作用 第二节 传统量刑方法之缺陷 一、量刑偏差:量刑不公的表现 二、量刑偏差的症结——估堆式量刑方法 第三节 域外量刑方法之借鉴 一、英美法系量刑方法 二、大陆法系量刑方法 三、量化分析之必要性 第四节 国内量刑方法改革学说评述 一、电脑量刑方法 二、数学量刑方法 三、基础刑量刑方法第二章 规范化量刑方法之内容 **节 基准刑 一、基准刑的概念与特征 二、基准刑与量刑基准 三、基准刑的定位:点 四、基准刑的确定根据 五、基准刑的确定方法 第二节 量刑情节 一、量刑情节概念 二、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 第三节 宣告刑的确定 一、宣告刑的确定方法 二、刑种衔接和缓刑、免予处罚的适用第三章 规范化量刑方法之价值 **节 定量分析:量刑公正实现之方法完善 一、定量分析概念及价值 二、定量分析研究缺失现状 三、定量分析:实现量刑公正之必经路径 四、规范化量刑方法对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视 第二节 并合主义刑罚观:量刑公正实现之理念基础 一、报应主义与预防主义:刑罚价值观的两大流派 二、量刑公正理念之体现:并合主义刑罚观 三、规范化量刑方法中并合主义立场的采用 第三节 功能探究:量刑公正实现之促进 一、保证形式公正之实现 二、促进实质公正之实现第四章 现行规范化量刑方法之机械化倾向 **节 机械化倾向:量刑实质公正实现困难的表现 一、宽泛化与机械化之争 二、机械化倾向的表现 三、机械化倾向之实质:对量刑个别化的忽视 第二节 根本原因:定量化后部分量刑情节评价失当 一、定量化后评价失当的表现:重罪轻判与轻罪重判 二、量刑情节评价失当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技术原因:量刑指导意见操作困难 一、核心概念的易混淆性 二、应对复杂案件的操作困难 第四节 关键原因:法官裁量权严重受限 一、法官裁量权概述 二、我国立法模式的限制 三、规范化量刑方法的不当限制 四、通过裁量权实现量刑实质公正之可能性减小第五章 规范化量刑方法之完善路径 **节 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 一、实证研究之必要性 二、实证研究在量刑规则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三、量刑中实证研究的应用 第二节 量刑规则的完善 一、量刑规则的补充 二、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调节法 第三节 法官裁量权之救济 一、规范化量刑方法与法官裁量权关系解析 二、法官裁量权救济路径之完善 第四节 效力转变:“强制性”到“建议性” 一、建议性效h:弥补规范化量刑方法不足的要求 二、建议性效力:渐进式量刑改革的要求 三、建议性效力:量刑改革目标定位的要求 四、适用例外的条件结论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
作者:白云飞
页数:206
定价:¥28.0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62057505
PDF电子书大小:133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