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
节选
[
《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内容包括: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诵读技能教学、诵读技巧教学、诵读基调教学、诵读审美教学、诵读宗旨教学、“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之拓展、“以读促学”教学模式之评价。
]
相关资料
[
插图:“壮美,审美对象处于矛盾冲突中所呈现出来的雄浑豪放的美。具有形象上或精神上伟大的特点,令人惊心动魄,感到势不可当,从而心向神往。”(《简明语文教育辞典》)“壮美,(崇高)豪放雄浑的美。壮美是阳刚之美,以体积上的巨大,力量上的强大或精神上的雄伟令人惊心动魄,感到势不可当。”(《教师百科辞典》)因审美对象的特点不同,壮美可分为雄壮、悲壮、豪壮、崇高、粗犷、热烈、壮烈、紧张、惊险、急迫等。1.雄壮:“雄壮,是指气魄和声势上的强大。”(《现代汉语词典》)例如,《沁园春·雪》一词,乃是毛泽东博大胸怀激荡、喷薄出的黄钟大吕之声,非诵读无以显其雄伟气魄。此词读来慷慨激昂、气吞山河。雄壮也体现在文章中,例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的景物描写: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旋的水面。这是高坝水库泄水的壮观。“震天的吼声”一鸣惊人,“就把我们吸引”。关于对泄水过程的描写,诵读时语速要明显加快,透出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2.悲壮:“悲壮,(声音、诗文等)悲哀而雄壮,(情节)悲哀而壮烈。”(《现代汉语词典》)例如,李瑛的《一月的哀思》一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对周总理的深切哀悼和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四人帮”刻骨的仇恨和誓死的抗争。
]
本书特色
[
《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九章,呈循序渐进又相辅相成的关系。**章是理念,讲诵读教学的意义,是纲领。第二章(诵读技能教学)为第三章(诵读技巧教学)打基础,第二、三章为第四章(诵读基调教学)、五章(诵读审美教学)打基础,第二、三、四、五章为第六章(诵读宗旨教学)打基础。前六章是为第七章(以读促学)打基础,第七章是为第八章(教学模式拓展)打基础。第九章(教学模式之评价)为前八章服务,是保障。
]
目录
**章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节 可以从诵读切入推动语文教改 第二节 诵读能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第三节 诵读能发展智力 第四节 诵读能落实美育 第五节 诵读能培养创新精神 第六节 诵读能陶冶道德情操而健全人格 第七节 诵读能促进健美 第八节 诵读能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第二章 诵读技能教学 **节 发音教学 第二节 练气教学 第三节 练声教学 第四节 技能案例教学第三章 诵读技巧教学
封面
书名: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
作者:张连元
页数:263
定价:¥30.0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62149699
PDF电子书大小:3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让学生与文本共鸣的诵读教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