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教程
节选
[
在荒芜的《世界》(2004)里,爱情似乎是唯一能抓住的那点奢侈的温暖。之所以奢侈是因为它所需要的信心、宽容和坚持,都是这个世界里的稀缺资源。影片《世界》中,有三个“世界”:一个世界,是那群离开小城进入北京的年轻人力图摆脱却如影随形的小世界,它真实却贫穷困苦,显得过分局促,作为桃花源的一点点特质正在被瓜分和压榨殆尽;另一个世界,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那个“世界”,这个世界光彩流溢、繁华多姿,却如同空壳,是对真实世界的戏仿和嘲讽,是个虚假的世界,却也是个真实的牢笼;第三个世界,是他们力所不能及并时刻给予他们不安全感的、更为真实和庞大的世界,空旷寂寥的城市边缘地带,令人窒息的黑夜,这个世界冷漠、疏离、不尽人意。 《三峡好人》(2006)中,拆房的工头问韩三明:“你经过三峡,看到夔门没得?”韩三明说没看到。工人遂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展平了说:“你看,就是这个夔门。”韩三明接过来,是十元人民币。韩三明说:“我的家乡也在钱上呢。”随即掏出一张五十元的人民币说:“你们看,这是黄河壶口瀑布。”在昏黄的灯光下,几个工人凑过去细看,小声评论,工头说:“你的家乡还可以哦。”还有《二十四城记》(2008)中对于细节的处理,贾樟柯依旧秉承了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朴实自然地流露出悲悯的人文关怀。 侯孝贤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其电影作品一贯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准,为台湾历史与民众命运抒写了生动的篇章。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存在:即兴式的街头乡间实景拍摄,混合职业及非职业演员的真实自然表演,运用画外音、长镜头、空间景深营造的情绪张力及诗意氛围。他从个人成长与历史回忆的角度,运用大量旁白和意识流的手法来刻画人物与叙事,尤其强调生活细节,注重纪录突发事件与偶然性。侯孝贤多用长镜头、空镜头与固定机位,让人物直接在镜头中说故事,呈现出一种淡化情节的反叙事倾向,注重纪实以呈现东方美学所特有的悲剧意识,具有比较鲜明的创作主体性,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风柜来的人》(1983)、《儿子的大玩偶》(1983)、《东东的假期》(1986)、《童年往事》(1986)、《恋恋风尘》(1987)等早期作品奠定了侯氏叙事风格:平静的长镜头徐徐展开,充满着国画留白的无尽画面,画面里的小城镇,衣着朴素的青涩少年,年迈老朽的台湾阿公……镜头像是旁观者,或娓娓道来或沉默不语,在静观之中体会情感和意象的延伸,成功地在美学上营造出一种“视觉真实感”。在长镜头的铺设下,观众远远地关注着时代之下的社会,近距离地感受浓重的情感积淀。影片里少时玩耍的游戏、舔食雪糕的喜悦、琐碎平淡的情节累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无不感人至深。影片《悲情城市》可谓侯孝贤的巅峰之作,导演成功地完成了从关注台湾民生成长到关注社会历史问题的过渡。这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大制作,而摄影机不远不近地摆在画面的一侧,似是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画外音仍旧温情脉脉。《悲情城市》里的悲情来自文清和宽美在时空边缘苦苦维系的爱情,来自宽容和大家情绪激昂慷慨高歌的 ……
]
内容简介
[
《华大博雅高校教材·文艺学系列教材:影视艺术教程》共分九章,分别从基本特性、构成元素、艺术创作、蒙太奇、叙事特征、艺术形态、欣赏与评论等方面探讨了影视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同时也简要概述了中外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力图对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陈述和探讨(《华大博雅高校教材·文艺学系列教材:影视艺术教程》出现的影视作品只在**次出现时标明上映年份)。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文学教研室的教授、副教授和本校影视文学专业培养的部分硕士研究生,他们后来大多获得了博士学位,现在高校任教或工作。
]
目录
**章 影视艺术基本特性**节 影视艺术的异同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差异性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同一性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多元化整合一、影视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二、影视艺术的视听一体化三、影视艺术的多元与整合第三节 影视艺术的拟像化真实一、影像的真实二、叙事的真实三、意义的真实第四节 影视艺术的通俗性审美一、影视艺术的通俗性二、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第五节 影视艺术的产业化一、影视艺术的商品性二、影视艺术商品性与文化性的矛盾统一三、影视艺术的产业化生存第二章 影视艺术构成元素**节 光影与色彩一、光影与造型二、色彩与造型第二节 构图与造型一、影视构图的基本元素二、影视构图的常见形态三、影视构图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声音的表现力一、声音的主要类型二、声音的表现力第四节 影像的运动一、固定镜头二、场面调度三、运动镜头第三章 影视艺术创作**节 影视剧的生产流程一、筹备阶段二、拍摄阶段三、后期制作阶段第二节 影视剧本创作与改编一、影视剧本的功能与价值二、两种不同的编剧模式三、影视剧本的写作第三节 影视艺术表演一、何谓表演二、影视艺术表演的特性三、数字时代影视艺术表演的新类型第四节 剪辑与合成一、剪辑——镜头的剧作者二、声画组合的魅力第五节 数字时代影视艺术创作的新发展一、数字时代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冲击与挑战二、数字时代影视艺术发展前瞻第四章 影视蒙太奇**节 蒙太奇的含义一、蒙太奇的概念二、蒙太奇的历史溯源第二节 蒙太奇的类型与功能一、蒙太奇的类型二、蒙太奇的功能第三节 镜头内部蒙太奇——长镜头一、长镜头的定义及其分类二、长镜头理论辨析三、蒙太奇与长镜头之争第五章 影视艺术叙事特征**节 影视艺术叙事视点一、人称与视点二、人称叙事中的视点构成三、非人称叙事中的视点构成第二节 影视艺术叙事时空一、影视叙事时间二、影视叙事空间第三节 影视艺术叙事结构一、戏剧式线性结构二、散文式线性结构三、戏剧式块状结构四、套层非线性结构五、梦幻式心理结构第六章 影视艺术形态**节 文艺片一、文艺片概念的界定二、文艺片形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娱乐片一、娱乐片概念的界定二、娱乐片形态的基本特征第三节 主旋律片一、主旋律片概念的界定二、主旋律片形态的基本特征第七章 影视艺术欣赏与评论**节 影视艺术欣赏的含义与特性一、影视艺术欣赏与一般艺术欣赏的共性二、影视艺术欣赏不同于一般艺术欣赏的特殊性第二节 影视艺术评论的几种形态一、影视艺术评论的含义二、影视艺术评论的基本形态三、影视艺术评论的功能与作用第三节 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一、影视艺术评论的文体类别二、影视艺术评论写作的主体要求三、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过程第八章 电影艺术发展简史**节 世界电影史略一、形成艺术时期(1895-1927)二、逐步成熟时期(1927-1945)三、繁荣发展时期(1945-1989)四、当代电影新时期(1990年至今)第二节 中国电影史略一、中国电影的诞生、探索和繁荣期(1905-1949)二、新中国电影的开端、发展和萧条期(1949-1976)三、中国电影的重生和发展期(1976-1990)四、多元发展的中国电影(1990年至今)第九章 电视艺术发展概要**节 电视作为艺术一、电视艺术的含义二、电视艺术的类别三、电视艺术的媒介特性第二节 电视剧一、电视剧的艺术特征及分类二、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三、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及国外电视剧的交流合作第三节 电视电影一、电视电影的诞生二、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后记
封面
书名:影视艺术教程
作者:修倜
页数:286
定价:¥32.0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62267065
PDF电子书大小:15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影视艺术教程》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