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节选
[
**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
**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出现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是反映货币本质的概念。从这一概念表述中可知,货币首先是商品,但它又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需要从货币产生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从历史资料的记载可以看出,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东西充当过货币,不同的经济交易或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过不同的支付手段。世界上**个给予货币科学回答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交换的发展及其有关的大量历史材料中得出科学论断:“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即货币起源于商品。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双重属性。从而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商品的自然形式;价值的表现形式,它只有和其他商品相互交换时才能表现出来,并在其他商品上相对地表现出来。随着商品生产的扩大和商品内在矛盾的发展,价值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在商品交换发展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
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生产的产品有时甚至连自己的需要都不能满足,很少会有剩余产品用于交换,只是在维持其生活必需以外,偶然有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两个部落之间产生了偶然进行的交换。交换价值还没有取得独立的自由形态。与这种物物交换相适应,就产生了简单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就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以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
……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充分反映*新的课程改革精神,更好地促进了知识内容的更新,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需要,对内容和体例做了独特的设计,各章均设有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与阅读等专栏,旨在指导学习者积极思考,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本书在介绍货币金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货币基础理论的应用性,并结合案例与阅读分析国内外金融改革的动态。本书共有14章内容,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货币流通、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金融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等内容。
]
目录
**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基础 **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出现 二、货币的定义与形式 第二节 货币层次的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二、货币层次的一般划分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职能 二、流通手段职能 三、储藏手段职能 四、支付手段职能 五、世界货币职能 第四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三、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 四、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与阅读第二章 货币流通 **节 货币流通的概念与形式 一、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 二、货币流通规律 三、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第二节 货币流通状况的衡量 一、衡量的因素 二、衡量的标准 三、我国对货币流通状抚衡量标准的选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与阅读第三章信 用 **节 信用及信用制度 一、信用概念 二、信用的发展 三、信用制度 四、信用制度的建立 五、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民间信用 五、消费信用 第三节 信贷资金运动 一、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 二、资金在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配置 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与阅读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节 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 一、利息的本质 二、利息率 三、利率的种类 第二节 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三、现实中影响利率变化的一般因素 第三节利率杠杆与运用 一、储蓄的利率弹性 ……第五章 金融市场第六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第七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第八章 商业银行第九章 中央银行第十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第十三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第十四章 金融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参考文献
封面
书名:货币银行学
作者:房燕 主编
页数:322
定价:¥33.0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63517503
PDF电子书大小:5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货币银行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