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与贵州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

一部文学史即是一种文学的阐释形态。因此,从“阐释框架”入手,可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既有文学史得以形成的依据。综观近百年林林总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述,主要有以“政治”和“审美”为本位建构的两类阐释框架。前者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側重于从政治角度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突显政治对文学转型的主导作用;后者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它以“去政治话语”、突显文学的审美属性为特征。两类阐释框架各有特点,各自契合了文学内涵之一端,但也不可免地存在局限。由此可引发我们关于建构“文学本位”文学史阐释框架的思考。

]

目录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阐释框架罗宏梅周帆1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经典及其研究魏家文15寻求一种合理的批评话语和阅读伦理  ——关于《红旗谱》的评价问题王星虎20论《忆秦娥委山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牟玉珍27革命浪漫主义的爱情与死亡  ——对“革命+恋爱”的革命小说模式的新解读杨光30论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中知识分子的革命呼号杨校育36论民族国家共同体在老舍小说创作中的呈现周伟40“相信自己的眼睛”  ——赵树理“十七年”创作道路再论析庄鸿文44论合作化小说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以《三里湾》和《创业史》为例张士苗51试论小说《红岩》中的诗歌和民谣刘虎55当古典与现代交织在当代  ——从《青春之歌》的版本来看马江杜61“四位一体”的革命传奇盛宴  ——论《林海雪原》的传奇性“孙丽君68《小姨多鹤》:另类的革命历史叙述焦敬敏77关于侍歌精神与中国当代诗坛谢启义81战争逼迫下的贵州山地文化价值洞见杜国景96抗战文化与贵州文学喻莉娟101抗战时期黔籍作家的文学活动与贡献孙向阳106“疙蔸火”——贵州小说创作的此情此景申元初112叙写沧桑的乡土  ——石果小说创作论王刚120《湄江吟社谇存》的文化价值刘丽126湄江吟社茶谇论略赵玲132  ……

封面

红色经典与贵州文学研究

书名:红色经典与贵州文学研究

作者:王刚

页数:182

定价:¥28.0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64319335

PDF电子书大小:87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红色经典与贵州文学研究》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