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环境美学

本书特色

[

《走向环境美学》是法国学者纳塔莉·勃朗关于城市环境美学的一部研究力作。作者面对全球城市环境的重重危机,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卜重新审视城市环境的存在方式。她认为,城市环境的各种积极参与者,总是在对身边既有自然环境的感性共享过程中将自身的能动创造力量作用于区域性的审美投注活动。所以城市环境实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环境和处于动态之中的感性环境,是大众参与、各尽其责、共同分享与建构的生活环境与公共空间,在政府机构、科学家、协会、艺术家和居民多主体、多因素的共同协商的过程中不断营建、生成并*新。勃朗始终采取自下而上的平民视角展开对城市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诸多思考,这种思考始于审美与伦理的维度,并随着作者对参与式民主建构方式的倡导,而*终走向社会政治维度。

]

目录

译者前言前言导论环境美学界定感性的共享环境创造性转化因素及其中介作用城市啊,我的城市对诸多关键问题的回应篇章 结构**部分 理论基础**章 环境美学和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审美投注1.环境美学的开端译者前言前言导论环境美学界定感性的共享环境创造性转化因素及其中介作用城市啊,我的城市对诸多关键问题的回应篇章 结构**部分 理论基础**章 环境美学和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审美投注1.环境美学的开端2.今天的环境美学3.日常经验4.审美投注的自律5.人们在趣味判断中共享什么?二、为环境注入活力1.迹象2.社会能动性的过程3.图样、模式等等4.诸多情况三、关注环境的价值1.伦理学和美学能否共存?2.普适的道德和境遇的伦理3.例证第二章 诸种研究和当代城市一、从城市生态到可持续的城市1.城市生态学的起步阶段2.可持续的城市3.置身网络中的参与者4.国家特色二、正在发生的变化1.范畴的颠覆2.适度与过度第二部分 环境表达力**章 形式策略一、风景1.风景评估2.环境艺术3.富有创造性的策略4.形象及其重建二、叙述1.叙事战略2.被预言的变化:气候变化3.集体的声音4.危机中的话语三、氛围1.氛围的想象因素2.对比3.特定经验四、(诸多)隐喻第二章 微小与壮观:园艺一、植物化的参与者1.园艺居住者2.园丁集体3.机构与公共权力二、基于权利的城市风景1.风景政策中的城市空问2.环境权利3.是美化行为,还是城市艺术?三、绿色城市:一种生态设计1.从生物多样性到宜居2.公共行动和私人行为的合作关系第三章 “动物”是一种叙述一、关于动物的叙述1.宠物是一段美妙的叙述2.自由的猫是城市自然的写照3.作为宏大叙述的野生动物4.关于无人想见的动物二、政治动物1.动物在城市空间的缺失2.交流因素3.“亲密的”关联4.安宁世界的故事第四章 作为氛围的空气一、污染:是谁?是什么?1.污染现象的范围2.测量为谁而做?二、污染的意义1.意义问题2.在眼里与在鼻中三、氛围问题?1.被定位和地区化的描述2.周边环境:氛围表达的*大程度3.污迹的社会指示者第三部分 从艺术家到居民:行动模式**章 城市现象的适度性与过度性一、技术世界二、大自然的过度性三、反自然的叙述:那些城市乌托邦四、城市与自然:关于尺度的游戏第二章 审美居住的条件一、城市要求的诸多等级二、已改变的行动范围1.**路径:被具体定位的公民资质2.第二路径:被局部地区化的知识3.第三路径:联合鉴定4.有要求的地区三、新型参与者1.艺术家们2.生活环境中的居民或创造者四、未来城市的尺度:美学与可持续发展1.美学与能动性的更新2.艺术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3.对美学的共享第三章 居民:政治形象一、大地:行动的崭新视野二、居民:一种历史现象1.历史上的回避2.区域居民3.有责居民4.被具体定位的居民5.生活环境6.居住行为7.作为消费者的居民三、居民的权利是否存在?结语城市的几个概念艺术的几个概念走向环境艺术?构想原文参考书目信息

封面

走向环境美学

书名:走向环境美学

作者:勃朗

页数:283

定价:¥39.0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64921378

PDF电子书大小:52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走向环境美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