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及响应研究
本书特色
[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及响应研究》得益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城区城市居住格局演化及分异研究”(编号11CSH007)的支持,以城市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住宅分配的制度化、自由化、产权化、市场化及新疆城市独有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为背景,以城市不同族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居住空间分布格局和分异为主线,主要借助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剖析不同族群居住分布格局时空演化,进行分异测度,探讨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城市空间秩序的耦合协调机制和空间响应,并提出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
[
李松,内蒙古赤峰市人,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居住融合、人口空间结构、不动产经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城区城市居住格局演化及分异研究(编号:11CSH0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居住融合视角的新疆各族群相互嵌入式社区研究(编号:16BM2089);在《人口研究》、《经济地理》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8篇。
]
目录
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意义1.3 研究区范围及方法1.3.1 研究区范围1.3.2 研究方法1.4 数据资料来源1.5 技术路线第2章 国内外居住空间研究现状与趋势2.1 基本概念2.1.1 居住空间2.1.2 社会分层2.1.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2.1.4 种族、族群及民族关系2.2 国外研究综述2.2.1 理论派别2.2.2 居住空间模式2.2.3 研究方法2.2.4 研究评述2.3 国内研究综述2.3.1 关于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研究2.3.2 关于居住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研究2.3.3 关于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研究2.3.4 研究方式及方法2.3.5 研究评述第3章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形态演化3.1 建成之初至新中国成立初(1755-1949年)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特征3.2 经济社会转型前(1949-1978年)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特征3.3 经济社会转型期(1978-2010年)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本章小结第4章 乌鲁木齐不同族群的居住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化4.1 不同民族族群人口居住格局时空演化过程4.1.1 汉族人口4.1.2 维吾尔族人口4.1.3 回族人口4.1.4 哈萨克族人口4.2 不同学历人口居住格局时空演化过程4.2.1 高学历人口4.2.2 中等学历人口4.2.3 低学历人口4.2.4 文盲人口4.3 不同年龄人口居住格局时空演化过程4.3.1 学龄人口4.3.2 劳动人口4.3.3 老年人口4.4 产业人口居住格局分布4.5 住房价格分布格局4.6 住房租金分布格局4.7 住房层数分布格局……第5章 乌鲁木齐不同族群居住空间集聚模式研究第6章 乌鲁木齐不同族群的居住空间分异测度分析第7章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演化动力机制第8章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模式第9章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的耦合协调机制第10章 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社会响应第11章 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后果及建议对策参考文献附件 乌鲁木齐市居住社区调查问卷
封面
书名:乌鲁木齐居住空间分异及响应研究
作者:李松
页数:213
定价:¥38.0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65517730
PDF电子书大小:9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