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94-上海大学文学院回忆录
本书特色
[
唤起记忆凝聚感情传承文脉面向未来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记忆,一个学院也有一个学院的记忆。激活个人记忆,并把记忆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个人回忆录;唤起一群人的记忆,把每一个人的记忆汇集起来,可以组成一个学院的集体记忆。
2014年是新上大组建20周年,伴随着新上大的快速发展,文学院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回顾文学院建院30多年的历史,大致可以三个阶段来划分:1994年新上大组建前,作为一所应用型文科学校,老上海大学文学院办学有特色、服务社会有成效。成为新上大二级学院之后的十余年,随着学校的院系调整,文学院在不断进行着学科专业调整,从规模*大时的9个系15个本科专业逐步调整,至ij2004年新上大lo周年校庆时,学院设4个系5个本科专业。学科建设成为学院工作的主线,更加重视科研工作。近十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术科研水平,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高能力。2005年,”中国语言文学”成为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单位;2007年,”近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8年,”中国现当代文学”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获批;2012年,”世界史”跻身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队伍,”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获批,等等
]
目录
**辑 历史的声音 呕心沥血为教育,全心全意树人才 从革命之路上走来 复旦没有的我们来办 峥嵘岁月稠 我与上海大学文学院的不解之缘 白手起家干总务 文学院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壮筋骨、扩校园、谋福利 ——文学院发展中的一些浪花 第二辑 实践的激流 创业路上的驰骋 亿复旦大学分校历史系初创的概况 历经沧桑十五载,艰辛创业终有果 情系上大文学院 在充盈着青春朝气的校园里 坚守史学阵地,不断开拓创新 —一忆复旦分校、上大文学院历史系发展轨迹 上海档案高等教育的诞生 袁吉甫 我热爱法律专业 ——忆1978—1994年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工作 在复旦大学分校历史系工作的岁月 上海市率先恢复法学教育 谈谈法学教9币兼任律师的必要性 努力开拓、欣欣向荣的复旦大学分校 中文系:一个开拓创新结硕果的集体 从西江湾路到三门路 记忆永恒 成人教育的美好回忆 第三辑 情谊的怀想 “窝窝头”进了社会学 老李 李庆云同志的“胆识”与“爱才” 小院春秋:旧闻两三 筚路蓝缕功在人心 我与袁缉辉先生 忆复旦分校时期中文系现当代文学学科 我的同事戴厚英 ——著名女作家戴厚英遇害十四年祭 夫唱妇随,投身教育 马慧琴 难忘领导的重视难忘业界的支持 —在《秘书》杂志编辑 部工作的回忆(1986–1994) 78级,*后一个! 复旦分校一流的办学理念 那些年,我们追梦社会学 一|乙复旦分校78级社会学班二三事 第四辑 青春的印记 校园诗境及红烛诗社 一群大律师的母校 从复旦分校的黑板报说起 学文科要博大精深 首届学生会生活部纪事 1校园变奏曲 印象:人·事 复旦大学分校校门记忆 不走寻常路 复旦情结·上大情怀 ——我的大学生活 难忘母校,难忘社会学系 一片深情忆母校 回忆我的大学生活 曾经见得 一生不断上大情 逆风飞扬,风雨兼程:一个内蒙人的上海梦 不断向前 不一样的社会学 后记
封面
书名:1978-1994-上海大学文学院回忆录
作者:竺剑
页数:331
定价:¥50.0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67114548
PDF电子书大小:54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1978-1994-上海大学文学院回忆录》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