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注意机制探微
本书特色
[
《选择性注意机制探微》阐述了选择性注意加工机制及其相关研究的成果:从基于工作记忆的视觉注意和工作记忆在视觉返回抑制中的作用,阐述了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从拥挤效应、负相容效应和阈下返回抑制,阐述了选择性注意和无意识信息加工的关系;从正常人群和特殊被试群跨视听通道的注意的加工机制。
]
作者简介
[
张明,吉林省长春市人,哲学博士。现任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多年从事人类注意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成果发表于Psychophysiology、VisionResearch和《心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科学研究项目。曾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被中国心理学会评定为中国心理学家,2010年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目录
专题一 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节 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与抑制一、工作记忆内容引导视觉注意的影响因素 (一)知觉负载 (二)认知控制时程 (三)搜索策略 (四)注意焦点 (五)刺激属性 (六)时间间隔 (七)综合评价二、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捕获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三、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注意抑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四、工作记忆在注意的视觉搜索中的作用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第二节 工作记忆在返回抑制中的作用一、工作记忆对静态范式中客体返回抑制的影响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二、工作记忆对动态范式中客体返回抑制的影响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三、空间工作记忆对眼动返回抑制的影响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四、返回抑制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专题二 选择性注意与无意识信息加工**节 拥挤效应的认知机制研究一、拥挤效应的特征加工机制 (一)错误整合模型 (二)重心模型 (三)强制平均模型 (四)量化模型二、拥挤效应中被拥挤汉字的语义信息是否能够获得加工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第二节 任务需求对负相容效应的影响及机制一、负相容效应理论 (一)自我抑制理论 (二)知觉交互作用理论 (三)其他理论二、负相容效应中启动项一目标项关系对阈下信息加工的影响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第三节 掩蔽线索引发的返回抑制及其机制研究一、掩蔽线索引发的注意定向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二、阈下返回抑制的机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专题三 选择性注意的多感觉通道研究**节正常人群跨视听通道中注意的加工机制一、跨视听通道的返回抑制研究概述 (一)跨视听通道的返回抑制发现 (二)跨视听通道的返回抑制的不对称性 (三)中央重新定向事件的作用 (四)靶子呈现 (五)实验任务难度与返回抑制时程的关系二、检测任务和辨别任务中听一视返回抑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三、跨视听通道中注意捕获的不对称性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四、跨视听通道和听通道中偏差干扰现象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五、听觉偏差干扰与视觉工作记忆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第二节 特殊人群的跨视听通道注意的加工机制一、听觉障碍人群的皮层可塑性及注意加工机制 (一)跨通道重组织 (二)听觉障碍人群在中央/外周视野中的注意加工特点 (三)对先天听觉障碍被试外周视野注意加工增强机制的解释 (四)对运动加工的右侧视野/左侧半球优势 (五)综合评价与展望二、听觉障碍人群基于空间返回抑制的研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三、听觉障碍人群基于客体返回抑制的研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四、视觉障碍人群的听觉返回抑制研究 (一)理论综述 (二)实验研究 (三)综合讨论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选择性注意机制探微
作者:张明
页数:348
定价:¥48.0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567208476
PDF电子书大小:8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选择性注意机制探微》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