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三重关系在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内容简介

[

  《“政产学”三重关系在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对职业教育“政产学”三重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书中介绍了国内外“政产学”历史的产生和演变,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政产学”三重关系的演绎与相互作用,“政产学”中政府对产学的调控和职能,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互利的动力机制,“产学合作”从模式研究到国家制度的建立,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行业融通的新视角,在产业和经济变革下职业教育专业的改革思路,新形式下职业教育育人功能的解读,国外职业教育“政产学”合作的范例以及基于产学合作和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书中引入部分作者的新研究成果,内容实用、操作性强,可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

目录

第1章 回顾与展望1.1 产学历史的演变1.2 “政产学”的定义1.3 “政产学”研究展望第2章 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2.1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结构2.2 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关系2.3 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产学合作”2.4 职业院校布局与新生劳动力的聚集2.5 职业教育形态结构与经济和产业的关系第3章 “政产学”三重关系中政府的作用3.1 “政产学”三重关系的构建3.2 政府对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的调控作用第4章 “政产学”关系中政府对“产学合作”的调控4.1 “产学合作”的经济和社会属性4.2 “政产学”三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第5章 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互利的动力机制5.1 “产学合作”中互利性与政府管理的关系5.2 “产学合作”互利性的动力机制5.3 实现“产学合作”互利的合作模式第6章 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行业链融通的新视角6.1 当前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6.2 专业与产业、行业链融通的基本策略6.3 专业建设与产业、行业链融通的路径第7章 “产学合作”,从模式研究到国家制度建立的探索7.1 “产学合作”发展模式回顾与现状7.2 “产学合作”国家制度的法律规范功能7.3 多级政府管理的“产学合作”制度构建7.4 “产学合作”的评价和监督指标体系构建第8章 职业教育专业的改革——以数控专业为例8.1 数控专业改革的背景8.2 “单专业,多专门方向”的专业建设思路8.3 专业课程知识的整合8.4 职业教育改革的国际视野8.5 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位8.6 职业教育改革中专业带头人的作用8.7 职业教育功能的拓展第9章 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9.1 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9.2 政府的主导作用9.3 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9.4 布局结构调整的方向9.5 形态结构调整的方向9.6 城市的职业教育资源应向新型城镇疏散第10章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育人功能的解读10.1 职业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职责。10.2 职业教育急需教育家10.3 职业教育须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变化10.4 职业教育应向中小城市转移第11章 职业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以重庆高职教育为例11.1 研究背景11.2 重庆高职教育结构的现状分析11.3 高职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系11.4 重庆高职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原则11.5 重庆高职教育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第12章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环境条件12.1 “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观12.2 实施现代学徒制需培育“当代工匠”12.3 “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要求12.4 “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的构建12.5 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13章 国外职业教育“政产学”合作的范例——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13.1 英国实施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13.2 政府和行业共同组织与管理13.3 英国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第1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研究14.1 核心理念14.2 理论基础14.3 指导思想14.4 课程构建14.5 课程开发的具体内容14.6 课程开发实例——数控应用技术专业“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开发附录1 专业课程开发调研分析报告附录2 ××××课程标准附录3 课程标准的典型范例附录4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设计范例参考文献

封面

政产学三重关系在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书名:政产学三重关系在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萌

页数:198

定价:¥69.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8235310

PDF电子书大小:106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政产学三重关系在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