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日记附诗钞:一九四九年前后的故宫-故宫文丛
内容简介
[
,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无咎,号凡将斋主人,浙江省鄞县人。
–清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6月20日)生。少时随父在沪就读私塾。肄业于
南洋公学。在家自学经史、金石、篆刻等,至中年书法、治印皆有盛名。19
29年立于清华园的王国维纪念碑,即由陈寅恪、马衡、林治钧、梁思成四位
先生分别撰文、篆额、书丹和拟式。
1917年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征集员。1918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国
文系金石学讲师。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1923年任考古学研究
室主任兼导师,并在历史系讲授中国金石学。后又任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师。
1924年11月,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马衡参与点查故宫文物。1925年故
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1928年10月,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推为理
事。1933年担任院长,直至1952年离职专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之际,马衡先生负责将故宫珍藏的重要古物辗转运往西南
地区,为保护历史文物作出了可贵贡献。
马衡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训诂考据
的传统,又注意进行出土文物的现场考察。1923年9月,奉北大研究所国学
门委托,至河南新郑调查铜器出土地,又往孟津作调查。1924年赴洛阳朱圪
档村调查汉魏石经出土地之太学遗址。曾于1930年主持燕下都遗址的考古发
掘。在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到田野发掘的过渡中有推进之功,因而被誉为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扩大了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并对宋代
以来的金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从文字的演变和有关铭刻的对
比,论定石鼓文是东周时秦国的刻石;根据新莽嘉量等的实际测量,推定汉
唐问的尺度比率和长度;对汉魏石经资料作了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他的
著作有《汉石经集存》(科学图书出版社1957年)、《凡将斋金石丛稿》(傅
振伦编,中华书局1977年)《凡将斋印存》(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等。
马衡1955年3月2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五岁。
同年,他的子女遵嘱将其所藏碑帖拓本12400余件,图书1600余部,以
及铜器、书画、工艺品等文物全部捐献故宫。
马衡的父亲马海曙(1826—1895),曾在丹徒、元和、长洲、吴县、金坛
、宝山做官,擢升直隶州三品知府,有子女九人。
长子马裕藩(1858—1929)曾任甘肃镇县知县。马裕藻(字幼渔,1878一1945)
、马衡、马鉴(字季明,1883—1959)、马准(字绳甫)、马廉(字隅卿,1893-
-1935)都曾在北京大学和其它学校任教 ……
]
作者简介
[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十九年。
]
目录
日记
关于马衡先生的日记 8
释录文字处理凡例 15
1948年 20
1949年 27
1950年 106
1951年 171
诗钞及其它
关于马衡诗钞 238
诗钞目录 242
诗钞 247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 270
附录
日记所见马衡亲属关系 277
1948—1951年故宫博物院组织机构简表 278
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名录 280
参考文献 281
注释索引 282
故宫博物院宫殿平面图 285
封面
书名:马衡日记附诗钞:一九四九年前后的故宫-故宫文丛
作者:马衡 著
页数:285
定价:¥35.0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3-01
ISBN:9787800475580
PDF电子书大小:91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马衡日记附诗钞:一九四九年前后的故宫-故宫文丛》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