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托研究
节选
[
《专利信托研究》从信托理论的历史变迁入手,分析了专利信托的含义、类型、功能及其运用领域,比较研究了美国、日本和我国专利信托的实践和相关制度,分析了信托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企业集团和专利池专利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专利管理模式,并提出完善我国专利信托制度的建议。《专利信托研究》可供知识产权领域学习者、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
相关资料
[
插图: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选题研究意义世界未来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专利权人申请专利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不管专利如何具有新颖性,如果不把它们转换为商业利润,那么这些专利就可能毫无价值。只有将专利进行运用,并成为专利权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专利权才具有价值。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是本书研究的两个重要历史背景。发端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证券化技术,正在向知识产权领域扩展。1997年英国超级摇滚歌星大卫·鲍伊在美国以25张个人专辑版权许可费为担保,发行了总额度为5500万美元的债券,被人称为“鲍伊债券”。“鲍伊债券”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将知识产权纳入证券化的视野,开启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新纪元。2000年7月,美国Royalty Pharma公司首次尝试专利资产证券化,以耶鲁大学研制一种名为“Zerit⑩”新药的专利许可费作为支撑,发行了近1亿美元的受益证券。
]
内容简介
[
本书从信托理论的历史变迁入手,分析了专利信托的含义、类型、功能及其运用领域,比较研究了美国、 日本和我国专利信托的实践和相关制度,分析了信托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企业集团和专利池专利管理中运用的可行性,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专利管理模式,并提出完善我国专利信托制度的建议。
本书可供知识产权领域学习者、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
作者简介
[
袁晓东,1975年出生于湖北省襄樊市;199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民商法学硕士学位;2003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系副教授、副系主任。先后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贺.目。在《科研管理》 《科学学研究》 《法学》和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
目录
**章 导论 **节 选题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信托法律性质的研究 二、关于专利信托的研究 三、关于专利资产证券化与专利信托的研究.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 专利信托基础理论 **节 信托的理论变迁 一、信托中的“财产权”或“物权”因素 二、信托中的“合同”因素 三、信托中的“企业”因素 第二节 我国对信托的理解 一、信托学说的比较 二、我国信托法中的信托 三、对我国信托法的评价 第三节 专利信托的含义 一、专利信托的历史沿革 二、专利信托的概念¨第三章 专利信托的功能 **节 我国专利利用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一、我国专利利用状况 二、沉睡专利的界定 三、分析方法 四、专利市场交易的维度分析 五、专利一体化所需的互补性资产分析 六、唤醒沉睡专利的建议 第二节 专利信托的功能分析 一、权利转换功能 二、资产分割功能 三、融资投资功能 四、集中管理功能 第三节 专利信托可运用领域 一、专利信托在特殊组织专利管理中的运用 二、专利信托在专利资产融资与投资中的运用 三、专利信托的类型第四章 信托在专利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 **节 专利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证券化起源厂 二、证券化交易结构 三、证券化类型 四、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第二节 专利信托与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关系 一、实践中问题 二、专利信托与专利资产证券化关系分析 第三节 美国专利资产证券化 一、美国首例专利资产证券化 二、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三、构建专利资产池 四、特殊目的机构的选择 五、美国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第四节 日本专利资产证券化 一、日本首例专利资产证券化案例 ……第五章 信托在企业集团专利管理中的运用第六章 信托在专利池中的运用第七章 完善我国专利信托制度的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封面
书名:专利信托研究
作者:袁晓东
页数:343
定价:¥28.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802479470
PDF电子书大小:5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专利信托研究》电子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