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

节选

[

  《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    这个新大陆的发现无疑是推动500年来发展的*重要的历史动力。就此而言,哥伦布确实是—个与耶稣、孔子、穆罕默德、牛顿同一层次的伟人。这也是人类历史的—个壮举,—个“小人物”——航海家、武夫、敢赌命的“赌徒”,成了历史的中心人物,为人类取得了*大的“实惠”。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核心指标人口、GDP增长而言,新大陆发现以来的整个500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500~1820年的工业革命前三百年发展期,和1820年至现在的工业文明发展期。1820年前的300年可以视为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两个大时代相交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构建了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基本结构:以牛顿体系为基础的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以英、法革命所建立、推动的欧洲新型制度体系的基本转型、城市化的初步兴起与经济有—个相对较高的增长。  当然这两个阶段还可以再细分,有论者将1500~1700年的两百年称作工业文明的前发展期,到1700年,历时200年的英国圈地运动基本结束,英国城市化正在兴起,同时以牛顿定律为依托的自然科学已经走入蓬勃发展的新历史时期(现代科学可以认为起源于1686年牛顿完成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个历史时期也可以视为大的历史时代相交的转折过渡期:中世纪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期,也就是说,长达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大约经历长达300年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哪个硬指标看,都必须承认,真正意义的历史巨变是从人类社会大规模利用蒸汽机的时代而展开的工业革命,这是真正的现代文明的开始。  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法,而这个传统说法很难表现这个变革的本质,以及这个时代变革的精髓。工业革命或者现代文明其本质是一场能源革命,是化石能源取代植物能源成为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根本基础:化石能源以动力、原材料的形式创造了一个新的文明根基。大规模的冶炼成为可能,并磅礴展开,从而使规模化的设备生产成为可能;化石能源作为动力取代人力、畜力、植物以及水力、风力成为动力源,使一个高速的世界、机器的规模化利用、工业文明的时代得以实现与展开。按历史学家菲利普·李·拉尔夫的说法:“在1830年左右之前的工业革命不具任何重要意义。”其关键是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其实在1830年前,人类社会已经基本完善、成熟了蒸汽机,从1712年托马斯·纽可曼率先发明蒸汽机,再经瓦特从1763-1769年的重大改造,蒸汽机已经基本成熟,瓦特与人合作的公司到1800年仅销售出289台蒸汽机。  但大量的蒸汽机购买者多不完全使用它,主要原因是其动力源依赖木柴,而使用木柴消费就算是家底再厚的企业也难以承受。工业革命没有展开的关键是没有获得大规模的化石能源利用,在1850年前后,由于法国的加来海峡地区和德国鲁尔地区的煤矿发现与开发,从1850年到1869年间,法国的煤产量由440万吨上升到1330万吨,德国的煤产量由420万吨上升到2370万吨,整个世界从1830年煤炭消耗量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的不到30%,迅速在1888年达到48%,尔后迅速超过木材使用量,成为主要能源。大量的蒸汽机派上用场,交通、钢铁、电力迅速得到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社会产生连锁式飞跃发展,世界从此正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

]

内容简介

[

  《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通过对全球能源问题展开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发展的全面探讨,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大画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是能源与能源革命这一主题。《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还指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只有一场新的划时代的能源革命——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才是当代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即认为太阳能电池将引领新能源革命,未来世界格局也将因此彻底改变。中国要抓住机遇,赢得跨越式发展。

]

作者简介

[

  刘汉元,1964年12月生,四川眉山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高级工程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等职?其创建的通威集同是以农业和新能源为双主业。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拥有百余家分、子公司,员工上万人。先后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没者”、“全球40岁以下最成功商人”、“年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华商领袖”、“亚太最具创造力之华商领袖”、“首届中国十大优秀民营企业家”、首幅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袖”等近百项殊荣。    刘建生,1957年生,四川南充市人:四川大学固体物理本科,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技术硕士、博士生、现任西南财大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先后出版过《面向新未来:后化石能源时代》(2005年)和《新经济学原理:论人类社会的能量特性》(2008年)。多年来,作者着眼于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出物理经济学的一家言,力求对人类文明史和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作出全新的探讨与预测。

]

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部分 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挑战与机遇**章 1500时代:话题从这里展开一、哥伦布、新大陆与1500时代二、人类大历史的GDP描述第二章 物理经济学视野下的人类历史一、农耕文明:植物能源时代二、1500-1800年的世界:过渡与变革的前夜三、1820-1913年:化石能源时代来临——煤炭与“黄金百年”四、1913-1950年:大动荡时代五、1950-2001年:化石能源的石油时代六、2001年之后:后化石能源时代的开启第三章 物理经济学与能源革命一、能源革命如何可能:技术问题还是经济学问题二、财富的本源:资源-财富的经济学定位三、从经济现象和规律的*基本面看能源四、展望能源革命:太阳能电池的物理经济学意义第四章 全球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石油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二、天然气问题三、煤炭问题四、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五、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巨大压力第五章 全球粮食问题的评估一、粮食的能源特性二、未来粮食需求的压力三、目前增加粮食产量的常规办法已基本用尽四、城市发展对土地的占用五、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其他经济作物占用耕地也将大幅增加六、环境与生态所产生的问题七、能源危机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八、粮食危机问题第六章 中国的能源问题一、中国的石油问题二、中国的天然气问题三、中国的煤炭问题四、中国化石能源的消费问题五、后化石能源时代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第七章 中国的粮食问题评估一、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的粮食压力二、现代化经济发展格局所需要的城市化形成的土地压力三、现代化生活导致粮食用量增加的因素四、经济作物还需要占用更多的耕地五、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六、环境与生态对粮食的影响七、土地问题八、农业方面的科技发展潜力问题九、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的影响十、能源危机影响问题十一、未来中国的粮食问题与挑战第八章 环境问题的挑战一、气候问题的复杂性二、环境问题的核心——温室效应三、温室气体四、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五、全球近10万年气候变化情况六、气候变化的原因七、碳循环问题八、有关温室效应的其他问题第九章 全球经济危机与后化石能源时代一、危机的性质二、危机发生的特点三、危机产生的原因四、未来的发展趋势五、高油价时代已经到来六、中国以及全球粮食问题七、中国增长极限问题第十章 新能源革命·历史性的革命与历史性的机会一、新能源革命展开的历史条件的评估二、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规模的评估三、太阳能电池市场发展前景四、新能源革命的机会与意义第二部分 新能源发展的选择与发展之道**章 新能源的基本认识一、海洋能二、风能三、生物质能四、水能五、地热能六、太阳能第二章 清洁能源制造业的发展一、全球清洁能源制造业二、核能制造业三、风能制造业四、生物质能产业五、太阳能光伏产业第三章 新能源的比较一、生物质能发电二、水电三、风电四、太阳能发电五、各种清洁能源的综合比较六、太阳能的再认识第四章 光伏产业一、冶金硅二、太阳能级多晶硅三、全球多晶硅发展现状四、中国多晶硅产业发展现状五、硅锭硅片行业现状六、全球硅锭、硅片行业发展现状七、国内硅片行业发展现状八、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发展现状九、*新太阳能电池和组件效率分析十、全球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十一、中国太阳能电池发展现状十二、光伏系统发展现状十三、国外光伏系统发展现状十四、中国光伏系统发展情况第五章 世界光伏发展历史及现状一、德国光伏发展现状二、日本光伏发展现状三、美国光伏发展现状第六章 中国光伏发电现状与展望一、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程二、中国光伏产业的特征三、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第七章 光伏发电的经济分析与其他评估一、光伏发电经济分析与评估二、光伏发电环境效应分析三、光伏发电对未来产业和社会影响力四、光伏发电前景展望五、我国光伏产业的市场潜力六、终端市场将成为光伏产业的新增长点七、光伏业学院化之路需要变革八、薄膜电池投资日益增多第八章 新能源发展的若干政策问题一、地方激励政策初现二、制定和实施上网电价法是必由之路三、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何时实现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封面

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

书名: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

作者:刘汉元

页数:355

定价:¥42.0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02501485

PDF电子书大小:3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能源革命-改变21世纪》电子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