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和平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
和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歌颂和平、追求和平、祈愿安住于和平的国土和世界。漫长的历史沉淀、殊异的民族风俗与多元的人类文化赋予“和平”深远悠长的意谓,和平不仅意味着战争的停息、冲突的融合、寰宇的协调,更昭示了内心的安祥、精神的和乐、人际的和睦与人间的祥和。
本书是“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在儒学的基础上对和平思想作了深入地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儒学之“和”的内涵及其思维特征、天人之和、家和万事兴、政通人和、儒学和平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反思等。
]
内容简介
[
本书内容包括: 儒学之“和”的内涵及其思维特征、天人之和、心平气和、家和万事兴、礼宜乐和、政通人和、儒学和平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反思等。
]
目录
**章 导论 **节 儒学和平思想研究课题的确立 第二节 儒学和平思想概述及其特征 第三节 本书的构思第二章 儒学之“和”的内涵及其思维特征 **节 “和”的观念产生的背景、内涵及其影响 第二节 本体论之“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第三节 修养论之“和”:“君子和而不同” 第四节 道统论之“和”:“致中和”第三章 天人之和 **节 儒家“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确立 第二节 儒家天人和谐的宇宙秩序 第三节 儒家的和谐生态观第四章 心平气和 **节 先秦儒家修身养性的内在超越 第二节 儒学心性和平思想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心境圆融:儒学心性和平思想的成熟 第四节 儒学心性和平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第五章 家和万事兴 **节 克谐以孝——儒家的孝亲观与家庭和谐建设 第二节 相敬如宾——儒家的夫妇观与家庭和谐建设 第三节 兄友弟恭——儒家的兄弟观与家庭和谐建设 第四节 朋友有信——儒家的交友观与熟人社会和谐建设第六章 礼宜乐和 **节 礼乐文明的产生及其社会功能的变迁 第二节 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思想 第三节 儒家礼治思想的实践及其影响 第四节 儒家礼乐文化的和谐追求及其启示第七章 政通人和 **节 儒家政治和平思想产生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儒家政治秩序的理想设计 第三节 儒家为政和谐理念的现实践行 第四节 协和万邦:儒家邦国关系伦理及其现代启示第八章 儒学和平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反思 **节 现实非和平现象的存在以及儒学的应对 第二节 儒学和平思想的现代反思主要参考书目
封面
书名:儒学和平思想研究
作者:范赟著
页数:0
定价:¥38.8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807183815
PDF电子书大小:115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儒学和平思想研究》电子书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