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插图本)
节选
[
与我们同在
——《家藏四库丛书》序
毛佩琦
国学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学问。因
此,国学不仅包括数千年来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比如“四书五经”、《(老
子)》、《(庄子)》、《(孙子)》、《(史记)》、《(汉书)》、唐诗、宋词,也包含研究中国
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娱乐方式的各种学问。广而言之,
国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文献,也包括实物;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
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绘
画、医药、戏曲等等。
国学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学问。上面说的从“四书五经”到唐
诗、宋词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近代以来,国学的研究范围还
在不断地扩大,比如,敦煌学、甲骨学,是随着有关文物的出土而兴起
的;比如红学,是随着文学理论和学术风气的发展变化而兴起和发展的。
随着时间推移和学术进步,必将有更多的学问被纳入国学研究的范围。
数千年来,中国人作学问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比如思想
理论、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训诂学、考据学、音韵学等等。但这
些理论和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史学研究领域,由于地下文
物的出土,王国维等人提出了所谓以地下文物与传世文献相补充互证的
二重证据法。近代以来,西风劲吹。国人主动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研究中国学问,王国维借鉴尼采的哲学等研究中国的文学戏剧,胡适以
杜威的实验主义研究中国的“国故”。国学从来没有拒绝外国学问的介
入,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学、因明学,自
明朝末年西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天文学、数学等就已经融入了西学的
因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不少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
文化,它们当然也是国学的一部分。因此,国学又是开放的、随时代而
进步的。那么,当今我们研究、振兴国学,不允许也不应该倒退,不允
许也不应该僵化。
然而,国学又是与西学明显区分的。国学是西学的对应物,是与西
学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在近代,西学挟船坚炮利强势进入中国之后,
中国人还视自我,对于中国固有之学问出现了中学、国故学、国粹、国
学这样的名称。面对帝国主义的强大,中国人自愧不如,一方面拼命学
习引进西学,另一方面就是拼命地贬低、抛弃国学。虽然也有一些人,
如张之洞为保护中华文化之根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胡
适,提出“整理国故”,以“再造文明”、“建立民族自信心”,但其声音
终被时代所淹没。国学一再被严重曲解和轻视,以致造成了中国历史文
化的大断裂。也许,这一历史过程是必然的。但回顾过去,中国在走向
独立富强的过程中,国学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太惨重了。
新中国成立,饱受屈辱的中国人从此站立了起来,民族自信心大大
加强,但没有能够及时认识到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
点国学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在全面批判全盘西化的同时,
却走向全面西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猛醒,保
护和振兴国学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普
通百姓,都在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
东西方各国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中国学问,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评
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而且,
中国也面临着以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的责任和机会。
那么,这套国学丛书编纂就是可i的,编纂者的初衷和努力就是可
敬的。希望这套丛书能发挥点滴作用,如同涓涓细流与千百万有志者的
努力一道汇成大潮,去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是为序。
]
本书特色
[
,
作为乾嘉时代
的文坛领袖,纪晓
岚为后人留下了太
多的话题。而如果
没有《二阅微草堂笔
记v,他永远是一
个寂寞的学问大
家,一个谜一样的
人物。这部书里,
藏着一个真实的纪
晓岚。
清代小说*流行者有三:《石头记》、《聊斋志
异》及《阅微草堂笔记》是也。
蔡元培
他生在乾隆年问法纪*严的年代,竟敢借文章以
攻击社会上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以当时的
眼光看去,真称得上很有魄力的一个人。
鲁迅
至于文字之简洁锋利,说理之透彻周密,是只有
纪昀的、文笔,才能达到的。我常常想,清代枯燥
的考据之学,影响所及,使文学失去了许多生机。
但是这种一针见血、无懈可击的刀笔文风,却是
清朝文字的一大特色。
孙犁
我一直认为,学文言,开始易于读些文笔流利内
容有趣的,比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张中行
]
作者简介
[
p>丛书推荐人
序言作者
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博
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
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
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
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明史、社会生活史、文
化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沦》、《明清
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主编有
《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中国社会通
史.明代卷》等。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
讲明史、七解《中庸》,影响广泛。
何谓家藏四库
《四库全书》编定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共收中华典籍
3461种。如此浩瀚典籍仅分经儒家经典、史各类史
书、子百家著述、集名家诗文四类。其后,四
库之名既具有中华经典集成的寓意,同时也具有古代图
书分类的含义。
进入一十一世纪,中华经典所蕴含的智慧,越来越为
世人瞩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热播足以证明这一
一点。丛书策划者为了消除今人阅读古代文言经典的艰涩,
力求使用时人容易读懂的版画图示和读解心得的方式,让
读者充分汲取古人成功的养分,使圣贤的智慧真正进入寻
常百姓家。所以丛书得名家藏四库。
第一一辑主编
赵国华,安徽
界首人,1955年
生,1982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从事出版工作至今。
现任黄山书社总编辑、编审,《明史
研究》常
]
封面
书名:阅微草堂笔记-(插图本)
作者:纪昀
页数:385
定价:¥21.3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807591658
PDF电子书大小:98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