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两阈

内容简介

[

  《一维两阈:布朗族音乐文化志》主要收录了1949年以来的布朗族音乐文化、人生仪礼及过渡阶段的一维两阈架构、社会个体及其人生阶段特征、人生仪礼含有的共性因素、人生仪礼含有的个性因素、布朗族音乐的“一维两阈”架构、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诞生礼歌、儿歌与催眠歌、成年礼歌与情歌、情曲等内容。

]

目录

序绪论上篇:布朗音乐文化志一、人文与自然生态环境(一)民族文化概况(二)民族历史沿革(三)自然环境与音乐文化(四)经济环境与音乐文化(五)社会环境与音乐文化(六)宗教环境与音乐文化(七)语言文字与音乐文化二、音乐与历史文化背景(一)消逝在“南方丝路”上的乐舞王国(二)初级农耕社会的音乐文化遗存(三)佛教文化及领主政治产生的影响(四)与汉族音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五)1949年以来的布朗族音乐文化三、人生仪礼及过渡阶段的一维两阈架构(一)社会个体及其人生阶段特征(二)人生仪礼含有的共性因素(三)人生仪礼含有的个性因素(四)布朗族音乐的“一维两阈”架构(五)人生仪礼与社会、宗教礼仪四、人生仪礼及个体性音乐活动(一)诞生礼歌、儿歌与催眠歌(二)成年礼歌与情歌、情曲(三)婚礼与婚礼歌(四)丧礼与丧葬歌(五)祭礼与祭祀歌五、村社与宗教节庆音乐活动(一)核心层——早晚课诵仪式(二)中介一外围层(一)——安居节仪式(三)中介一外围层(二)——泼水节仪式(四)中介一外围层(三)——自然宗教仪式(五)外围层——传统风俗歌下篇:阐释性结构分析六、系统、结构与功能(一)布朗族音乐与社会系统(二)乐舞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三)传统音乐的整体化功能(四)结语:“结构”、“解构”与“重构”七、分类、形态与风格(一)传统音乐的分类与分类观(二)音乐活动与音声的共聚及其表层结构(三)原型模式——模式变体及其深层结构(四)民歌旋律的点、线结构及发展衍变关系(五)节奏、节拍的有序性发展及其内外诱因(六)乐器、法器和器乐曲(七)布朗族传统音乐文化风格区的形成与分布(八)结语八、观念、术语与行为(一)民间音乐分类的价值观(二)从音乐用语看音乐的流变(三)“社会一个体”仪式与歌(诵)唱行为九、传承、变迁与现状(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布朗民歌的变迁轨迹(二)民歌文化的当下状况与生态格局(三)民歌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四)当前存在问题和矛盾的初步分析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名词索引附录二:谱例索引附录三:图表索引附录四:照片索引附录五:布朗族民歌分布数据表附录六:布朗族音乐志光盘曲目后记

封面

一维两阈

书名:一维两阈

作者:杨民康 著

页数:373

定价:¥45.0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810964692

PDF电子书大小:70MB 高清扫描完整版



本文标题:《一维两阈》PDF下载

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